第B02版:周末看点

假房产证、假判决书“作保”

六旬男子诈骗女友50万元获刑

本文字数:1033

□法治报记者  夏天

法治报通讯员  胡佳瑶

两本房产证和一张胜诉的民事判决书,让安女士对男友莫某的经济实力很有信心,并陆续借给男友近50万元。然而,当迟迟未能收到还款的安女士将男友告上法庭时,才得知这些年自己都被骗了。

近日,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检察院以涉嫌诈骗罪对莫某提起公诉。

“实力”男友频繁借钱

2015年,安女士认识了被告人莫某,两人在微信上十分聊得来,渐渐发展到线下见面。莫某虽已年近六十,但是身材高大,保养得当。安女士当时55岁,独自在上海打拼,她认识莫某后,很快开启了恋情。

然而,以为老来有伴的安女士不知道的是,相貌堂堂的莫某并不靠谱,不但一直没有固定的工作和收入,还沾染有赌博恶习。与安女士在一起后,莫某发现安女士收入不错,便动起了小心思。

2016年,债台高筑的莫某开始以做生意没有资金周转、孩子需要生活费、信用卡透支需要还款等理由向安女士借钱。安女士出于信任,陆陆续续借钱给莫某。次数多了,安女士也催着莫某还钱。莫某为了应付安女士,便将之前办的两张假房产证交给安女士,让她安心,并以此为“凭证”继续向安女士借钱。安女士没能辨别房产证的真假,信以为真。

可后来,莫某的钱拖欠得太久了,安女士不安起来,催促还款的频率也有所提高。早把钱都用去还赌债的莫某哪有钱还安女士?为了继续拖延时间,莫某伪造了一张民事判决书。判决书上显示莫某是一项168万元债务官司的原告,他很快将得到这笔执行款。安女士又被唬住了,她相信了莫某的还钱能力,不再催促,还听信莫某的谎言又借了一些钱给他。

赌博成瘾是个“无底洞”

2015年至2018年间,莫某向安女士“借款”80余次,共计50万元左右。一次次借钱不还,让安女士看清了莫某的真面目。在多次讨要欠款未果的情况下,2019年,安女士向法院起诉了莫某,莫某终于承认,“我名下从来没有过房产。两份房产证是假的,判决书也是假的。”安女士最终选择报警。

“其实我没有还款能力,我没有工作,十几年了,一直靠年迈的父母的退休金生活。我还有个正在读大学的孩子,他的学费和生活费也是我父母出的。”在检察官的讯问下,莫某最终承认了诈骗事实,“我欠了大量赌债,被催得紧,所以才骗了小安。”

日前,黄浦区法院以诈骗罪判处莫某有期徒刑七年,并处罚金八万元。

检察官提醒,结交朋友时一定要谨慎小心,要通过多途径核实当事人的信息,当对方以各种名义索要钱财时,尤需提高警惕。千万不要将“真情”与金钱挂钩,最终人财两空。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周末看点 B02六旬男子诈骗女友50万元获刑 2021-12-03 2 2021年12月03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