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报记者 夏天
不少人想通过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提升学历、提高居住证积分,但有些人并不愿意在学习上投入足够精力,而是动起了歪心思。从事教育培训生意的方某发现替考这一“商机”,为谋取不当利益,方某打出考试“包过”的广告,试图找“枪手”代替考生参加考试。近日,黄浦区人民法院依法审理了这起组织上海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作弊案。
培训公司提供“替考”服务
2020年,方某出资开了一家出国留学及教育培训公司,由童某担任法人,罗某担任校长。该机构对外号称是高端成人教育服务平台,但除了提供各类考试培训外,还为无法通过上海自考的考生提供“替考”的地下服务。
在参加自考的群体中,有些人始终无法通过英语科目。 “校长”罗某供述道: “学生如果只需要通过成人英语自学考试的话,我们公司会在入学前和学生签订一份英语考试协议书,收费比较高是因为他们不用去参加考试,我们会安排‘枪手’替考。”
方某等人指使公司员工通过散发传单、发布网络信息等手段,召集了40余名“目标客户”。以培训、咨询为名与其签订协议,并收取4000-10000元不等的“培训费”、 “咨询费”,承诺帮助考生通过考试。
签订协议收取费用后,他们要求考生将自己的身份证、准考证原件等材料快递至公司,并要求考生提供个人“随申办市民云”软件的登录账号、密码以备代考使用。
一边是自考考生,另一边方某等人也有“枪手”的资源。他们通过余某、徐某、张某等“枪手中介”,通过微信朋友圈发布信息、熟人介绍等手段在各大高校中以支付酬劳方式雇佣了多名大学生做“枪手”。通过层层剥削,实际每个“枪手”替考酬劳只有400-500元。
考前,他们将考生资料发给中介,让“枪手”按照性别、容貌的相似度等条件与考生一一匹配,并持考生信息资料代考。
6人团伙全部获刑
今年4月10日,上海警方提前开展谋划、周密部署,抓获了以罗某、方某为首的6人组织考试作弊犯罪团伙,经侦查发现,该犯罪团伙雇佣大学生准备于4月11日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进行“替考”犯罪事实属实,成功在考前阻止了一起大型考试作弊事件。
近日,本案经黄浦区人民检察院起诉在黄浦法院开庭审理。法院审理认为,方某等6名被告人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其行为已构成组织考试作弊罪,依法应予刑事处罚。因被告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未得逞,方某等6人系犯罪未遂,依法可从轻或减轻处罚。因方某为公司实际控制人,其余被告人均实际由其雇佣或招揽,受其实际指使实行犯罪,在本案的共同犯罪中居于最主要的地位且本案的违法所得进入公司账户后亦由其实际控制及分配,故对被告人方某从轻处罚,对其余被告人减轻处罚。
据此,黄浦法院一审判决被告人方某有期徒刑3年3个月,并处罚金4万元;被告人童某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8个月,并处罚金1.5万元;被告人罗某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6个月,并处罚金1万元。被告人余某、徐某、张某被判处有期徒刑8个月,并处罚金5000元。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