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7版:法学院

教育部发布《全国普通高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报告(2020年度)》

加强学科专业交叉融合机制建设

本文字数:1216

□见习记者  朱非

12月17日,教育部发布《全国普通高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报告(2020年度)》(以下简称《报告》),全面总结2020年全国高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状况。

高校在线课程

开出率达91%

疫情期间高校不停教、不停学,多措并举保证招生、教学、就业等稳步推进。

《报告》显示,在线教学规模庞大,全国本科高校共有108万名教师开出110万门/1719万门次课程,在线学习大学生人数共计35亿人次,全国高校在线课程开出率达到91%。

疫情期间国际交流合作改变了形式,“在地留学教育”得到发展,国内本科以上中外合作办学在读学生超过30万人,我国成为世界主要留学目的地国之一。截至2020年底,全国共有本科教育中外合作项目890个(其中2020年新增83个),覆盖28个省份,涉及440所高校、35个国家和地区。高校累计开展双语或全外语课程88289门,与上一年相比增加了3.61%。

同时,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持续深化,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格局不断完善。截至2020年底,高校建立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平台数累计达11579个,校均投入经费932.39万元。

博士学位教师占比41.78%

《报告》表明,高校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崇德尚能服务人才培养。2020年全国本科高校专任教师总数126万人,比2019年增加了3万人。全国本科高校拥有博士学位教师人数占比为41.78%,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比为50.92%,“双师型”教师占比为19.64%,在校生与思政课教师之比为398:1,各指标均相比上一年有了不同程度提升。

调查显示,93%的学生整体上比较认可教师的课程教学以及学校提供的各种资源、服务和支持,93%的学生能够采取深层学习方式主动进行学习,94.7%的教师十分专注于教学工作,85.2%的教师教学质量得到了单位和学生的认可,95.2%的毕业生得到了用人单位的认可。

2020年,全国高校专兼职教学督导人员已达4.3万余人,本科生参与评教数达17553万余人次。

建构以学生成长为

中心的人才培养体系

与此同时,《报告》对部分高校本科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三方面建议。

一是深入探索不同学科专业课程思政的有效路径。高校应遵循高等教育和人才培养规律,尊重各学科专业课程教学的特殊性,研究探索思政教育与各学科专业课程教学有机结合的有效途径、提高课程思政效果。

二是积极建构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人才培养体系。高校应倡导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从学生特点出发,遵循人才成长规律,组织开展各类教育教学活动,将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理念贯彻到人才培养全过程中。

三是大力加强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办学的长效机制建设。高校应当增强主体意识,以“四新”建设为契机,通过调整学科专业组织体制、搭建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平台,以及改革完善人才培养方案、重组课程体系、更新教学考核和教师评价方法,为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办学创造优良的环境条件。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学院 B07加强学科专业交叉融合机制建设 2021-12-22 2 2021年12月22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