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徐慧
见习记者 朱非
本报讯12月18日,由复旦大学法学院、复旦大学中国金融法治研究院、国际经济行政法圆桌论坛主办,复旦大学法学院国际经济行政法团队承办的“统筹推进国内法治与涉外法治:全球化与金融规制法·上海峰会”在线上召开。与会专家围绕“全球化与金融规制法”主题展开研讨。
国际经济行政法圆桌论坛主席、复旦大学法学院朱淑娣教授担任开幕式主持人。她认为,国际经济行政法视野下的金融行政规制在对全球化的动态回应过程中显示出其特征的五个范畴,即金融行政规制的经济性、金融行政规制的行政性、金融行政规制的法律性、金融行政规制的公法性以及金融行政规制的全球性。
上海市法学会原会长、上海市人大法制工作委员会原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讲席教授沈国明作了题为“关于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地方立法问题”的主旨报告。沈教授表示,在地方金融监管方面所形成的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央地联动”,有利于建立正常的金融秩序并防范金融风险。他指出,地方性法规的制定还应着力于建立规则和秩序,要着眼于长远。
圆桌论坛特邀研究员、司法部立法二局金融处周诚处长作了题为“中国金融立法成就和未来展望:兼论涉外金融法治新发展”的主旨报告。他表示,未来在金融立法方面,要完善金融机制,防范系统性风险,加强资本市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依法从严打击政权违法活动的执法体制机制。
复旦大学法学院院长、上海市法学会副会长王志强教授作闭幕致辞。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