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8版:老法今说

冬至已至春日可期

本文字数:1324

冬至,十一月中,  “至”是极致的意思,冬藏之气至此而极。它包含三层意思:阴寒达到极致,天最冷;阳气始至,上升才逼天气寒彻;太阳行至最南处,所以昼最短,夜最长。冬至首先要送鞋,它是藏之终,生之始,故也称“亚岁”,重要性仅次于除夕。亚岁迎祥,履长纳庆,送鞋是为纳更多的吉祥。

冬至三候

蚯蚓结:冬至之日“蚯蚓结”,蚯蚓感阴气蜷曲,感阳气舒展,六阴寒极时,纠如绳结。

麋角解:冬至后五日“麋角解”,鹿属阳,山兽,感阴气而在夏至解角。麋属阴,泽兽,感阳气而在冬至解角。

水泉动:再五日“水泉动”,水乃天一之阳所生,现在一阳初生,所以,水泉已经暗暗流动。

冬至是一个安静之节。这是为顺应阳气刚萌动的天时地理,由此,这一日要关闭城门,关闭市场,停息战事,禁止喧闹,所以,冬至夜视一年中最安静的长夜。

按照南方的习俗,冬至与清明节一样重要,都要祭奠亡灵。一年中,除夕、清明、七月十五与冬至,一共四次,怀念故人。

美食

在南方,冬至是重要的祭祀日,北方民间只吃“馄饨”,所谓“冬至馄饨夏至面”。吃馄饨之俗与道教纪念元始天尊诞辰有关。道教的说法,元始天尊即盘古,二仪未分,天地日月未成时,状如鸡子,混沌玄黄,是盘古游于其中而开天辟地。

南宋周密的《乾淳岁时记》中,明确记载冬至节吃“百味馄饨”。冬至日短,天色昏蒙,又是阴阳两气交替变换时,意象上也适合馄饨。“冬馄饨,年餺飥”,一碗馄饨有十余种式样,所以称“百味馄饨”。餺飥即面片。

歌女

古人说冬至蚯蚓结,葭灰动。蚯蚓疏通土地,靠触觉感知气候,称为土精。它入冬时头向下,冬至时阳气动改为头向上,因气冷而蜷结。

夏夜土中时时有粗鸣声,蚯蚓有此称“歌女”。葭是芦苇,古人将苇膜烧成灰,装在竹管里以蒹葭之思感应节气,节气到,灰自动飞出竹管。

九九歌

冬至始入九,老北京《九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新九九歌》:“一九至二九,相唤不出手;三九二十七,篱头吹悲篥;四九三十六,夜眠如露宿;五九四十五,家家堆盐虎;六九五十四,口中吸暖气;七九六十三,行人把衣单;八九七十二,猫狗寻阴地;九九八十一,穷汉受罪毕,才要伸脚睡,蚊虫蝎蚤出。”

九九消寒图

《周易》以阳爻为九,九九实际上是阳气壮大的一个过程。到五九,飞龙在天,阳盛阴衰,天就暖了。古人在冬至来临前,绘制《九九消寒图》:自冬至日起画梅花一枝在窗上,佳人早起梳妆时,每日以胭脂随手画一圆,待九九八十一圆画满,梅花变杏花,推窗春色满园矣。

古诗话冬至

  《梅花盛开诗》

  【宋】苏轼

  罗浮山下梅花村,玉雪为骨冰为魂。

  纷纷初疑月挂树,耿耿独与参横昏。

  先生索居江海上,悄如病鹤栖荒园。

  天香国艳肯相顾,知我酒熟诗清温。

  蓬莱宫中花鸟使,绿衣倒挂扶桑暾。

  抱丛窥我方醉卧,故遣啄木先敲门。

  麻姑过君急洒扫,鸟能歌舞花能言。

酒醒人散山寂寂,惟有落蕊粘空樽。

  《冬至》

  【唐】杜甫

  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

  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

  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

  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见三秦。

  (综合整理自三联节气)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老法今说 B08冬至已至春日可期 2021-12-22 2 2021年12月22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