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陈友敏
即将开始大学生活的儿子却在暑假期间沉迷网络直播,甚至不愿按时去学校报道。父子二人为此事多次争吵,但却无济于事,无奈之下,父亲只好向上海市普陀区某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寻求帮助。调解员耐心说理释法,为矛盾渐深的父子架起了一座“连心桥”。
孩子缺乏陪伴
网上寻求慰藉
施科(化名)与施卫(化名)是父子关系。施卫是一名即将入学的大一新生,但暑假却沉迷于某网络平台看直播拆盲盒,并打赏女主播累计金额高达十余万元。眼看9月份就要开学,施卫却不愿准时去学校报到。因此事,施科和施卫多次发生争吵。争吵中,施卫以自杀相威胁,施科担心其付诸行动,心急如焚,虽然也请了家人一起做工作,但施卫拒绝与任何人沟通。施科无奈前往普陀区某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提出调解申请,希望调解员能上门做通施卫的思想工作。
在与调解员的交谈中,施卫渐渐打开了心扉,吐露心声:从自己开始懂事起,其父母就各自忙着做生意,整天都不在家,无人陪伴与关心自己。今年9月,自己又要去国外留学攻读本科,自始至终都是一个人生活,内心十分孤独,有些心里话也不知道向谁述说。
施卫表示,自从看某网络平台的直播,只要打赏礼物就能加主播微信,可以与主播通过微信谈天说道,让自己觉得不再孤单,心里有了寄托,所以也心甘情愿给主播打赏。
调解员告诉施卫,作为一名学生,主要的职责还是要以学业为重,虽然可以通过网络平台的社交新方式,寻找结识朋友,互相交流想法,排遣孤独的感觉,但网络上的交友毕竟是在一个距离较远的、虚拟的空间世界,而且这种网络交友方式有着严重的商业谋利性,是真情实意,还是虛情假意,是很难说清的。排解寂寞的方式有很多种,并不一定要通过网络平台打赏主播的方式,比如可以在自己现实的世界中,约三五好友出来聚一聚、多参加室外运动,通过这些身临实地的交友活动,尽量让自己放松心情,多想一些开心的事情。
调解员表示,在网络平台上打赏女主播,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女主播也是一份职业,跟粉丝聊天、联系也是一时的,并不是排解寂寞的长久之计,等到某一天,没有钱打赏女主播了,就有可能会被对方拉黑。
听着调解员的耐心劝说,施卫低下头,陷入了沉思。
父亲忙于赚钱
忽视孩子心灵诉求
调解员又向施科告知孩子的内心想法,作为父母,无论平时工作有多忙,都要抽出时间来陪伴孩子。特别是青春期的孩子,情绪多变,找不到合适的人倾听、交流、引导,很容易走上歪路,到时候父母后悔都来不及。听到调解员的一番话,施科深感惭愧,表示平时确实是疏忽了施卫的心里想法,只想着多赚钱,让家人衣食无忧,让孩子能去国外读书,没想到最终会变成这样,并承诺以后再忙,都会抽时间与施卫谈心,了解孩子的需要、想法,陪伴他成长。
听到施科的这番话,调解员感觉到这起纠纷有望调解成功,趁热打铁安排父子双方坐在一起,一并劝说:“你们是父子关系,是亲人,也可以是朋友。”施科作为父亲平时工作再忙,也要抽时间陪伴孩子,金钱买不来亲子陪伴时间与互相之间的亲情交流。但作为儿子也要理解,父亲平时工作赚钱并不容易,也是为了给施卫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提供出国深造读书的机会,这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机会,所以父母的辛苦钱是不能随意挥霍的,更不能因为此事而耽误了学业,只有这样,今后的人生轨道才会不一样。
最终,在调解员反复劝说协调下,施科与施卫都认识到自己的错处。施卫表示立刻删除某网络平台软件和女主播的微信,不再玩此类软件,并承诺好好学习,准时去大学报到。施科也向施卫道歉,由于平时忙于工作赚钱,而缺少对施卫日常生活中的关心,造成施卫极度的不安全感,承诺今后会多抽空陪陪施卫,聊聊父子之间的话题,建立良好的父子关系。
【案例点评】
在处理此类家庭成员之间的纠纷过程中,调解员本着人民调解为人民的原则,善于发现案件的矛盾焦点、问题所在,针对性地化解矛盾。尽量控制纠纷双方不要将矛盾激化,赢取当事人的信任,倾听当事人的心声,促进案件的妥善解决。调解时要尊重当事人,才能为调解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
调解员要和当事人多谈心、多交心、多沟通,取得当事人的最大信任。引导双方当事人“前思后想”,鼓励当事人换位思考。在调解当中要找准时机,促成双方理性对话、谈判,让当事人听取对方的陈诉和苦恼,怨气适当缓和后,再引导双方换位思考,想想自己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同时也体谅对方的难处。让当事人双方换位思考,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有效增加双方心理上的沟通,让双方能够互相谅解、转变态度。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