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暴力不仅严重侵犯家庭成员身心健康,影响家庭和谐,更容易转化为以暴易暴的恶性刑事案件,酿成无法弥补的恶果。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面对家暴行为,人们不再像过去那样“逆来顺受”,而是勇敢地站出来说“不”。家暴受害者往往都是家庭中的弱势一方,这就需要法律来为他们撑腰。对此,我国的多部法律设立了集刑事、行政、民事责任三位一体的法律责任体系。尤其是《反家庭暴力法》还专门设立了人身保护令制度,给家暴受害者树立了一面法治“隔离墙”。
从立法的目的来看,人身保护令旨在将家暴者与受害者进行物理上的隔绝,让家暴丧失基础。然而,如何让人身保护令真正落地,让反家暴不仅仅停留在纸面,还需要相关部门予以重视和落实。人身保护令的申请,不仅需要受害人站出来,社会组织、行政部门、学校、社区都要勇于对家暴亮剑,只有全方位、立体化的监督,才能让家暴行为无所遁形,尽量消减家暴的次生伤害,切实维护每一个家庭成员的合法权益。
对于那些不遵守人身保护令的家暴者,司法机关必须对其进行严惩。法律文书绝不是一纸空文,挑战司法底线,就要受到相应的惩罚。通过训诫、罚款、拘留等司法强制措施惩罚施暴者,才能真正起到震慑作用,有效消除和制止人身安全隐患和家暴行为。
立法不易,实施更难。只有让人身保护令真正起到“隔离伤害”的作用,才能真正成为家暴受害者的“护身符”,才能逐渐杜绝家暴行为的发生。 金勇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