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先任
12月23日,湖南岳阳岳阳楼公安分局通报称,近日,湖南岳阳岳阳楼辖区奇家岭派出所侦破了一起利用众筹平台诈骗的案件。一男子在众筹平台水滴筹上筹集到2万余元善款,准备提现时,被平台工作人员发现其涉嫌诈捐并报警。目前,该男子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12月26日央广网)
近年来,一些网络众筹平台兴起,这种通过朋友圈转发等方式进行的募捐方式,很接地气,对募捐者来说,门槛低,方便操作,对网友来说,募捐者悲惨的遭遇,更易让人感同身受。指尖慈善受到广大爱心人士的欢迎,成了民间募捐的主要方式。
但一些平台对申请人缺乏严格的审核,导致一些诈捐、骗捐事件的出现,比如对于善款的具体用途,也往往缺乏相应的监管,导致一些善款的使用不明不白,或被挪作他用;还有直接通过开假病历、捏造病情进行诈骗的违法犯罪。而在出现诈捐、骗捐事件之后,一些诈捐者、骗捐者没有被追究相应责任,甚至还不肯退还善款。此类诈捐、骗捐事件层出不穷,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违法成本低,导致诈捐、骗捐行为始终难以得到根治。
根据《慈善法》第一百零三条: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假借慈善名义或者假冒慈善组织骗取财产的,由公安机关依法查处;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在网络众筹平台上通过开假病历、捏造病情等进行诈捐、骗捐,也涉嫌诈骗犯罪,一方面“踩踏”了公众的爱心,一方面还踩踏了法律红线,此类诈骗犯罪必须要依法严惩。
这起案件中,平台及时发现了涉事男子涉嫌骗捐的问题,让人看到一些平台近年来加强了相应的审核管理。如近年来,爱心筹、轻松筹、水滴筹等个人大病求助网联网服务平台就数次联合发布过自律倡议书和自律公约,明确提出平台应对发起人及求助人进行身份信息审核和实名认证,提高个人求助信息的真实性。但平台时隔半年多才报案,这却有些让人想不通,既然男子涉嫌诈捐,平台就理应及时报警,才能更好打击此类诈骗犯罪。另外,涉事男子筹得2万多元善款后平台才发现问题,可见事前的“审核关”仍不够严格,没能及时发现病历造假的问题。如果将监管前置,第一时间审核出病历造假,也不会有那么多爱心人士被骗。
要更好防范与打击诈捐、骗捐,需要平台负起监管责任,加强对申请人的审核,还要进一步完善此类民间募捐的相关制度,需要相关部门加强对众筹平台的监管,督促他们履行好管理之责。警方等相关部门也要积极介入,运用法律手段依法打击网络骗捐行为。从而才能规范网络公益众筹,让社会爱心能够“好钢用在刀刃上”,救助更多陷入危难之人,让不法分子再无机可乘。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