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专家】
李成栋,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副庭长,从事刑事审判多年,拥有丰富的刑事审判经验。
□法治报记者 季张颖
法治报通讯员 张超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频发,呈现出犯罪人数多、涉案金额大、作案手法多、地域跨境化等特点,严重损害了老百姓的财产安全。
近日,徐汇区人民法院审结了系列特大跨国电信诈骗案,64名涉案人员被判处有期徒刑14年至2年9个月(两名主犯因犯罪金额特别巨大,由中级人民法院依法管辖审理)。该犯罪集团组织人员到柬埔寨王国设立诈骗窝点,通过进行角色分工、拨打电话、虚构转账等方式对中国境内企业实施电信网络诈骗,涉案金额9000余万元。
本期“专家坐堂”,上海徐汇法院刑事审判庭李成栋法官通过分析此次系列案所反映的案件特点,向市民支招如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
案情:
财务轻信“老板”频频转账12次
2019年7月,上海某实业公司财务人员朱某向警方报案,称其被诈骗3500余万元,该案遂案发。朱某回忆,案发前接到自称是某科技公司员工的来电。该“员工”声称有笔钱款要汇入,要求朱某提供收款银行账号,并请求添加QQ好友,方便进一步联系,还表示“待会儿你们老板会和你说这事儿”。虽然有所疑虑,可没过多久,QQ上的确冒出了一名和公司老板同名的聊天账号,并与朱某沟通确认了此事。朱某便打消了怀疑,并将银行账号发给了对方。
随后,“老板”在QQ上以需要支付款项为名,要求朱某汇款给多家公司。而此前声称要汇来钱款的“某科技公司员工”,也陆续发来了几张汇款凭证,但凭证上不是账户信息输错,就是银行信息填错,钱款迟迟也未到账,朱某便和“老板”汇报了此事。“老板”一面生气“哪里找的出纳这么马虎?让对方处理好,你跟进”,一面继续指挥朱某向多家公司汇款。至公司其他人员向公司老板核实发现被骗时,朱某已先后转账12次,累计约3500余万元。后经串并案,被骗的公司在全国各地还有一百余家。
案发后,徐汇区人民检察院第一时间成立“7·30特大电信诈骗案”检察官办公室,迅速介入,引导公安机关充分调取相关电子证据,还原犯罪模式和作案手法,锁定犯罪集团和被害单位的对应联系,基本确定电信诈骗事实。
公司化运营模式“员工”各有分工
据披露,该案的背后,是一个层级完备、分工明确的犯罪集团。2019年2月至8月间,该案主犯张某某、何某某先后组织数百人到柬埔寨对国内企业实施电信诈骗。在实施过程中,张某某、何某某等人按照公司化运营模式,对成员进行角色分工并统一管理。
其中,“一线话务员”负责拨打诈骗电话,虚构将转账给被害单位钱款的事实,骗取被害单位财务人员或其他接线人员的初步信任,同时引导财务人员添加诈骗QQ号码。待添加成功后,“二线网络聊天员”便利用伪造的转账凭证继续强化财务人员的信任,并冒充“老板”,佯装询问之前的转账情况,诱骗其向指定账户转款。此外,还有专门负责租购“某某查”、QQ账号,查询、打印被害单位信息,分发诈骗材料,提供收款账户的辅助人员,以及计算、分发工资和提成的财务人员,保障餐饮、交通等的厨师、司机等。
“我们有专门的‘大本营’进行话术培训,之后疯狂打电话,接通后告诉对方我是客户,要打预付款给他们,然后把被害公司财务拉进QQ群并发送已打款的虚假图片给他们,同时有人假扮他们公司老板,在群内指使财务转账给相关账号。”“一般财务很少直接有老板个人的QQ,在那种语境下,有些胆小的财务人员信以为真,我们就成功了。”谈到诈骗手段,被告人王某和魏某回忆道。
此后,随着“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该犯罪集团还不断分设出了多个诈骗小组。
检方“一组一策”全链条引导侦查
因不同小组所使用的诈骗账号有所不同,并分别以不同公司名称对外实施诈骗,徐汇区人民检察院在办案过程中采取“一组一策”的策略,由不同的检察官承办不同的诈骗小组案件,全面化审查,全链条引导侦查。
在审查起诉阶段,鉴于“7·30”特大电信诈骗案的犯罪嫌疑人人数众多、涉案金额高,为保证刑事责任认定的统一性,徐汇检察院积极探索精准量刑模式化,依据法律、司法解释和量刑指南等,制定精准化量刑公式,既准确呈现出各犯罪嫌疑人在犯罪集团中的作用,又综合考虑各犯罪嫌疑人的诈骗数额、入职时间、非法获利等多方面因素,确保犯罪嫌疑人刑期相互协调,罚当其罪。
同时,为充分保障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徐汇检察院还坚持律师参与办案全面覆盖原则,积极与法律援助机构沟通,确保援助律师及时到位,并充分听取律师对于犯罪嫌疑人定罪量刑的意见。
因犯罪数额特别巨大,该案两名主犯被移送至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审查起诉。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此后进一步深挖隐藏犯罪线索,引导公安机关补充侦查,追加认定了相关犯罪事实,并充分发挥检察一体化办案优势,与徐汇检察院上下联动,共同实现全案罪行相适应。
电信网络犯罪特点:
分工明确、专业培训
形成产业链
该系列案件中,涉案人员先后组织数百人至柬埔寨王国对中国境内企业实施电信网络诈骗,加大了电信网络诈骗的监控处置、追踪溯源和侦查打击难度。该类案件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人员分工制度化
在实施电信网络诈骗过程中,既有一线话务员拨打诈骗电话、虚构转账事实,又有二线网络聊天人员诱骗被害单位向指定账户转账。除此之外,还有负责打印被害单位信息、分发诈骗材料的辅助人员,计算、分发工资及提成的财务人员,保障餐饮、交通等的厨师、司机等。
二是“诈骗剧本”培训专业化
诈骗团伙会对拉入的人进行“洗脑”,由培训师讲授“业务知识”,按照“诈骗剧本”进行培训。针对不同地区的诈骗,行骗人员都会冒充不同地区不同单位的工作人员,所提供的单位名称、电话号码等都保证与当地信息吻合。
三是上下游犯罪产业化
上游犯罪中,电话卡、物联网卡、互联网账号的批量贩卖、租售等行为,加大了对犯罪行为的追踪难度。下游犯罪中,诈骗分子采用租用个人微信、商家收付款码,利用他人身份信息注册支付宝账号等,对诈骗赃款进行“洗白”,加大了赃款的追缴难度。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