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1版:维权周刊

别让校园欺凌在网络蔓延

本文字数:727

如今的孩子很早就开始接触互联网,游戏、视频、社交平台上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有的甚至沉溺其中不能自拔。随着互联网对日常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让未成年人断网已经成为不可能,也是不实际的事。我国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把对未成年人的“网络保护”单独成章,以在最大程度上为孩子们营造一个相对和谐、安全的网络环境。这其中,针对未成年人遭受网络欺凌的现实情况,也制定了相应的防治性条例。作为校园欺凌的扩展和延伸,网络欺凌同样会对未成年人产生极大的伤害,而作为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各国也在制定和完善相关制度措施应对日益凸显的网络欺凌问题。

网络欺凌主要是对人进行严重精神伤害,通过骚扰、诽谤、侮辱、揭露隐私、孤立等方式,让受害人陷入非常痛苦的精神困扰。研究表明,网络欺凌的加害人和受害人与传统校园欺凌的加害人和受害人往往具有统一性,而这通常会叠加在一起,共同发挥作用。网络欺凌其实也是网络暴力的一部分,其“杀伤力”丝毫不逊色于普通的肉体伤害,尤其是未成年人的精神承受力本来就相对较弱,一旦遭到网络欺凌的包围,精神很容易崩塌,并导致一些极端情况的发生。

由于网络欺凌的危害后果严重,在西方一些国家往往规定网络欺凌适用于刑法中的骚扰罪或名誉损毁罪。当加害人同样是未成年人的情况下,仅仅通过法律的强制手段,很难彻底根除网络欺凌行为。因此,要想真正地治理网络欺凌,还需要政府、学校、家长、网络服务提供商的共同努力。尤其是学校和家长应该加强对孩子的网络道德教育,规范上网,减少网络欺凌的源头;而网络服务提供商必须及时过滤针对孩子的网络暴力,删除带有网络欺凌的内容。只有全社会的共同行动,才有可能减少网络欺凌的发生。  金勇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维权周刊 B01别让校园欺凌在网络蔓延 2022-01-11 2 2022年01月1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