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法治随笔

一封来自派出所的信

本文字数:1145

□ 朱亚夫

年末整理书刊,翻到一封纸色泛黄、来自“上海市宝山县公安局”的信,有些疑惑,拿出信纸一看,原来是宝山县公安局工农派出所所长的来信,于是一桩60年前祖宅绞圈房子失窃案,浮上心头。

笔者从小成长在上海本地老房子——绞圈房子中,它建于清末民初,位于当时城乡结合部的四平路西面,故由宝山县公安局工农派出所管辖,据史载这是为数不多的离市区最近的绞圈房子。绞圈房在外部墙上,筑有一层竹条斜纹编结的护墙篱笆,上海人称之为“戗篱笆”。

为何绞圈房子在外部墙上复有戗篱笆呢?原来绞圈房所用的砖头大多是小青砖,而且砌单墙。这种墙,壁体单薄,容易被窃贼“掘壁洞”  (在墙壁上挖洞),因此往往要在外墙上筑戗篱笆,这样既防雨水冲击墙壁,也可防盗贼。可是毕竟是老房子,架不住窃贼的“掘壁洞”之灾。

那是在1962年,当时我投笔从戎在福建,海峡对岸的蒋介石见大陆遭遇三年自然灾害,趁机蠢蠢欲动,叫嚣反攻大陆云云。故当时称福建为前线。一天,我接到家人来信说老家绞圈房失窃,原来绞圈房灶间“腰沓门”门槛较高,门槛下约有一尺高低的墙壁,未筑上戗篱笆,贼骨头正是从这里下手“掘壁洞”,进入我家偷盗的。当时我家已迁入虹口海伦路,老宅绞圈房空关着,盗贼正好下手。向警方报案后迟迟未见破案,于是写信告诉了远在海防的我。接信后,我写了封投诉信给工农派出所,说:我在前线为祖国站岗放哨,想不到后方自己家却遭贼人毒手,这怎能叫我安心站岗放哨,放心保家卫国……

工农派出所接信后,非常重视,从信上所述,钱瑞珍所长当年8月31日接到来信,她9月1日就回信,向我介绍了破案情况:“当你家发生案件后向我所报案,当急(即)派同志前往你家看现场,第二天又有两个同志去你家看现场。事后根据群众所提供的情况,作了分析研究,还多方面开展调摸,据群众提供的资料都作了研究,找出了可疑对象,进行了多次谈话后,只承认偷丢下来十六斤左右的小麦,现已交出,其他的物资他一口否认……”,最后表示“希望你在前方安心工作,对你家的事情,仅(尽)我们所的力量把此事搞清。”看来我家报案后,派出所做了不少工作,因未最后结案,故未及时向我家通报,造成了误会。

60年后读这封来信,深感当时警方对党的“拥军优属”政策还是很重视的。虽然小偷避重就轻,只承认偷麦子(当年粮食金贵,要凭票供应),其实我家还失窃贵重的铜钱剑(全部用古钱组装而成)等。但是你看,报案后,立即派警员勘察现场,并深入群众排摸线索;发现嫌疑人,多次谈话;接到现役军人来信,所长亲自回信;信末不仅盖有所长私章,还有手注“钱瑞珍同志是本所所长”字样,并敲上公章,形同外调材料,等等。对破案工作认真负责,对定案结论十分慎重。这样的工作态度是值得我们继承发扬的。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随笔 A07一封来自派出所的信 2022-01-17 2 2022年01月17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