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6版:读者呼声

百家讲谈

本文字数:1104

事由:

近日,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发布了《上海市盲盒经营活动合规指引》,其中包括: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禁止销售、流通的商品,不得以盲盒形式进行销售;盲盒内商品实际价值应与其售卖价格基本相当,单个盲盒的售价一般不超过200元;不得开展天价炒作、过度营销、饥饿营销;盲盒经营者不得向8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销售盲盒,向8周岁以上未成年人销售盲盒商品,应通过线上线下等不同方式确认监护人同意。  (1月16日《今晚报》)

百家讲:

近年来,  “盲盒风”近乎“盲盒疯”,盲盒经济近乎“盲目经济”。一个表现是“万物皆可‘盲’”,  “活体盲盒”  “卡牌盲盒”  “文具盲盒”“图书盲盒”  “食品盲盒”等等,不一而足。有的盲盒甚至是在给消费者埋“坑”。由于盲盒外观基本难以辨认,商品状况高度不透明,买卖信息极不对称。因此,有的商家存在设置空盒,损害消费者利益的现象;也因盲盒外观难以辨认,有的机构在没有获得相应授权的情况下钻空子,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在盲盒营销风靡之下,有的机构介入二级市场,开展天价炒作,涉嫌不正当竞争。

盲盒营销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和神秘感,会强化消费者对购买结果的预期心理,以及可能会获得的惊喜感,由此勾起一种赌博心态,很容易让人欲罢不能。一些未成年人更易受到神秘感的诱惑,受到未知带来的刺激,在购买炒作盲盒中上瘾。

对于盲盒引发的乱象,监管不能缺位。上海制定盲盒经营活动合规指引,划出盲盒经营红线,规范盲盒价格体系,明确盲盒抽取规则,鼓励设定保底机制,加强商品售后保障,规范营销炒作行为,建立未成年人保护机制,非常有必要。当盲盒经济不再缺乏具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清理涉嫌违法的产品,打击欺诈消费者的失信行为,也就有“法”可依了。  

——何勇海

事由:

前不久,有网友在网上发了一个短视频,称一女孩因摆摊问题被同行大叔殴打后崩溃大哭。引起不少网友关注。许多人同情女孩,纷纷指责打人者。近日,当事大叔告诉记者事实真相:他根本就没打人。

(1月15日澎湃新闻)

 百家讲:

摆摊同行为占摊位闹矛盾是常有的事,可拍摄者非要将这一矛盾演化成同行大叔殴打摆摊挣学费的女大学生的不实短视频放在网上。拍摄者为了吸粉不顾事实,已超出了所谓的“夸张”范畴。

不是所有网上的视频都可以夸张处理的。如果超出了限度搞成假的,若以后真的有同行为占摊位打女孩的事发生,还怎么让人相信是真的?

作为网民,每个人都有发言和评论的自由,但必须是在事实的前提下。在没有搞清事实前,切莫偏听偏信一面之词。网民留言、评论应当以事实为依据,不要动不动就下结论,正义感要用对地方,不要给个别不良之辈的恶意操作有可乘之机。

——周家和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读者呼声 B06百家讲谈 2022-01-18 2 2022年01月1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