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法治庭审

一程序员以“删库跑路”报复公司

法院:犯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判有期徒刑10个月

本文字数:932

□记者  夏天  通讯员  吴茜

本报讯  “删库跑路”的段子一直在IT圈里广为流传,是很多程序员小哥发泄压力的口头禅。但任意删除公司的重要代码,可是要负法律责任的,近日,经杨浦区人民检察院起诉,杨浦区人民法院就判处一名程序员王某犯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判处其有期徒刑10个月。

据介绍,“删库跑路”就是互联网公司中掌握着重要信息的系统研发人员,在离开公司时由于各种不满情绪等原因,在未经公司的许可的情况下,按下那段神秘代码“rm -rf/”。其中“rm”是Linux系统下删除文件的命令,-r代表删除一切,f表示不需要用户确认,直接执行。只需这样轻轻一按,就可以让公司损失惨重,但也会让成千上万的用户受到影响。程序员是达到了自己宣泄情绪的目的,但也触犯了刑法。日前,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检察院就办理了这样一起案件。

2021年3月,犯罪嫌疑人王某入职上海某知名互联网公司从事计算机系统研发工作,负责公司网购平台部分规则代码研发。3个月后,犯罪嫌疑人王某因试用期未合格被公司劝退,未经公司许可,于离职当天,私自将即将上线的系统代码全部删除。几天后,公司准备系统上线运行时才发现代码被人删除,只能紧急延期上线,并支付数万元费用聘请了第三方数据公司进行数据恢复、组织员工重新书写代码,才保证了公司系统后续上线运营。

杨浦检方认为,王某为泄私愤,违反国家规定,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存储数据进行删除,后果严重,其行为已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六条第二款的规定,涉嫌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近日经该院提起公诉,杨浦区法院依法支持了检方的公诉意见,判决被告人王某罪名成立,判处其有期徒刑10个月。

杨浦检方表示,在互联网时代,企业一方面受益于数据,一方面也承担着数据带来的风险。数据丢失、泄露、受损等都有可能给公司带来毁灭性打击。对于企业来说,程序员“删库跑路”带来的不仅是经济上的损失,还有顾客信任度的丧失以及对企业形象的负面影响。因此,公司在平时就应完善相应的安全机制和管理制度,做好备份恢复和权限管理,防患于未然。对于程序员来说,通过删除数据宣泄情绪是极其错误的行为,不仅对公司经营造成严重影响,更将因触犯法律,受到法律的惩处。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庭审 A06一程序员以“删库跑路”报复公司 2022-02-14 2 2022年02月14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