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智琦
今年上海入冬晚,大雪节气还温暖如春,金黄的银杏树叶、斑斓的红杉林呈现出最美的景色。拗不住同学一再邀约,上周六去了青西郊野公园,水漾湿地那边人头攒动,都是冲着生长在湖中的红杉林而来。
蓝天白云,树叶层染叠红,美不胜收,真是不虚此行,同时也深感体虚力乏,说句肺腑之言:老年人还是不要轧网红打卡地闹猛为好。
同学约我上午10点钟在地铁17号线朱家角站碰头,我还以为下车就到青西郊野公园,哪知还要坐青浦28路公交车,到西宋路练西公路下车,整整15站。曾有黑车前来拉客,每位20元,一起来的同伴不舍得,10多个人还是走到公交站。郊区公交车半个小时一班,车站已有30多人等候,都到青西郊野公园游玩,都是中老年人。
等我们赶到,车站已人满为患。公交车上倒是没几个乘客,底下候车者蜂拥而上,我也只好奋力挤上去。车上已挤得满满当当,车门处还有两位中年男子吊车不肯下去,司机和乘客劝说无效,竟然整整僵持了20分钟才悻悻而下。挤在我边上的老人戴着口罩,看不清他的年龄,但他腹部似乎吊着个大口袋,顶得我难受。我请他挪一下,老人却不理解,原来他本就大腹便便,我俩都苦笑起来。
老先生今年76岁,从松江洞泾坐地铁过来,还有几个姐妹一起来玩。他额头冒着热汗,连声说吃不消、吃不消,没想到有那么多的人。
尽兴游玩返回,出来要走一大段路,还是乘青浦28路公交车,意料之中,车站上又站满了候车的乘客,还有好几个年轻人。刚才来时是始发后第二站,而现在却是经停站,车上乘客肯定已多。2分钟前一辆车刚开走,再等又要半个小时,且不知能否挤上去。郊区日落后秋风很冷,此地又难招出租车。我们正彷徨不定时,对面有车开来,一对老夫妻低头私语:不如坐对面车到终点站,再折返回来,还可保证有座位,反正我们没事。我赶紧让同伴紧随其后。上车后我问老夫妻多大年龄,老先生是1941年生人,居然有80岁!他们住在市中心,孩子无暇陪伴,只好自己来玩,累得已经脚抽筋,一步一脚地挪到这儿,即使能挤上车,也实在站不动,无奈才出此下策。
我也是低龄老人,看手机微信运动已超2万步,回到家腰酸背痛,懒得再动弹。
近段时间上海观赏落叶秋景之处甚多,我觉得老年人还是不要去网红打卡地轧闹猛为好,毕竟年高体弱,万一有个闪失得不偿失。另也想多说一句话:既然知道青西郊野公园已成网红打卡地,青浦公交公司为何不能增开车辆,解决老年人游玩的后顾之忧呢?
奉劝老年人勿轧网红闹猛。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