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4版:律师服务

律师提醒:小心“0元商品”背后藏陷阱

本文字数:1414

据《国际商报》报道,随着互联网快速发展,近年来各类新模式层出不穷,不少平台推出“0元购”  “免费送”  “满多少返多少”“0元学配音”  “0元学写作”等活动,但实际产品投放量缺乏透明度,产品质量也存疑,这些销售新模式对网络发展与安全提出了新的挑战。

实际上,以“0元购”为噱头割消费者韭菜的现象并不少见。据网经社信息,2019年,澳森跑步机曾在天猫推出一项“40天内跑满35小时返全额”的挑战活动,但大量用户在完成任务后不仅没有拿到返额,购买的产品还出现了漏电、电机坏损的现象,购买这些跑步机的消费者都无法获得应有的售后。不久,其天猫店也关闭了。

在用户等待返额的过程中,澳森旗舰店发出“拟于2019年5月12日终止经营”的公告,随后,用户只能通过旺旺联系客服,但返额问题依旧未解决。最后事件不了了之。

不止如此,近年来,不少在线教育行业推出“打卡0元学”活动以吸引消费者,也成为消费投诉的热点问题。不少消费者反映,按要求完成打卡后申请返现,却无法得到退款。

2021年4月,刘女士向“电诉宝”投诉称在“大塘小鱼”绘本课堂购买了《小小常青藤牛娃通识课》打卡课程,每天坚持打卡30天不间断可返还199元学费。但刘女士在购买后打卡到第5天时发现第三天漏打,原因是当天上课时没有完成分享链接的任务。此后刘女士联系客服表示,购买时并未被告知打卡期间还得做其他分享任务,对方却一直推卸责任。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北京云嘉律师事务所副主任赵占领表示,商家开展“0元购”活动的实质是一种促销行为,从法律层面来讲,这种促销模式并不违法。但经营过程中是否存在违规之处需结合具体情况判断。

赵占领认为,就澳森跑步机案例,商家在其商品销售页面介绍了“0元购”活动规则,明确表示消费者购买店铺内指定型号跑步机,在40天内跑步35小时以上可得到全额购机款,即为对消费者的一种承诺。

虽然消费者在购买时没有与商家签订纸质购买合同,但是商家的商品信息具体、确定,属于合同法所规定的要约,消费者下单属于承诺,合同即成立。消费者只要能够提供证据证明自己按照商家规定完成任务,商家没有直接证据证明消费者换人替跑,在法律层面,商家应按照此前承诺全款退还消费者购机款,若不退还则违反《合同法》,属违约行为。

据了解,近日微信视频号不仅限制在直播间上架“0元商品”,还要求在直播间出现的商品链接有明确的商品标题、清晰的图片,且商品的售价在合理的价值区间。

随着短视频平台的快速发展,相关部门也不断加强对短视频平台的监管和约束。短视频巨头纷纷出台相关举措,此次视频号限制直播间上架“0元商品”就是其中之一。

今年1月,视频号还发布了违规处理公示,对一批搬运他人视频、仿冒他人身份进行引流等违规行为进行了治理,予以禁止发布视频或清除相关违规视频等处罚,累计处置帐号1120个。

相关专家分析认为,在网络中,平台扮演着“监督者”  “把关者”的角色,应对品牌的宣传活动进行严格的审核和把关,确保消费者的利益。要想从根本上杜绝“虚假促销”行为,就需要电商平台方面设立相关制度,来防范监督这种情况的发生,否则商家就会钻制度空子。

如果电商虚假促销问题得不到有效遏制,将会损害更多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而一旦这种无良操作成为行业惯例,电商平台整体的信誉度都将受到不利影响。要想根除无良商家的无良行为,还需要平台作出更多的规范和管制。(刘旭颖)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律师服务 B04律师提醒:小心“0元商品”背后藏陷阱 2022-03-07 2 2022年03月07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