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朱非
本报讯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公布了全国首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名单,全国有439个虚拟教研室入选。其中,中国政法大学2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辽宁大学、大连海事大学、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均有1个法学相关虚拟教研室入选。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专业虚拟教研室”由副校长、全国杰出中青年法学家王轶教授负责。
北京大学刑法课程虚拟教研室由全国杰出中青年法学家车浩教授负责。
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课程虚拟教研室由证据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张保生教授负责。教研室依托中国政法大学证据法学研究所、法医学教研室、物证技术学教研室等实体教研室和证据法学、法医学、物证技术学3门课程,以证据科学重大理论问题和法治建设重大需求为主要教学研究内容,加强证据科学跨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深化课堂教学和考试制度改革。
中国政法大学中国民法课程虚拟教研室由中国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李永军教授负责。教研室依托中国政法大学民法研究所,与多所大学、科研机构及实务部门协同合作,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研究模式,建成世界一流教学与科研机构,引领民法教学前沿,促进东西部法学教育协同发展。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张家勇教授领衔组建“民法鉴定式案例研习课程虚拟教研室”,联手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等多家法学类院校,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新技术,创建新优型案例库;引入校外实践性资源,践行服务社会使命;引领鉴定式案例教学发展,革新法学教育模式。
西南政法大学刑事诉讼法课程虚拟教研室,由全国杰出中青年法学家孙长永教授作为负责人,以本校刑事诉讼法国家级教学团队23位教师为基础,吸收了来自国内多所政法院校的22名优秀教师。
大连海事大学“海洋法课程群虚拟教研室”以海商法和海洋法的教学团队为基础,由副校长、保险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初北平教授负责,并拟根据建设需要吸收涉海法学专业院校共同参与建设。
辽宁大学的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改革虚拟教研室由副校长、全国杰出中青年法学家杨松教授负责。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的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方向虚拟教研室由中国社会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教务处处长姜颖教授负责。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