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律师服务

“声音变现”吸引人 培训乱象亟待治理

本文字数:1539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本想通过配音培训做副业赚钱,没想到培训结束一个多月了,根本赚不到钱”。这个寒假,想成为“斜杠青年”的00后大学生小林(化名),不仅没像宣传广告中那样“接单资源不断”“一小时就能赚200元”,还赔进去了近3000元的培训费。

正在成都读大学的小林,自小就被称赞“嗓音好听”。前阵子在短视频平台刷到配音培训班广告,他“一下就来了兴趣”。“起初就想着能赚点零花钱就可以了,根据页面上的介绍添加了工作人员微信,对方很热情地介绍了配音行业情况,并发来了免费试听课程的网络链接”。

小林告诉记者,免费课程“听上去还不错”,“工作人员说现在有100元押金抵2000元的优惠活动,还可以先付押金。因为即使享受了优惠后,培训费还需要交近3000元,家人看出其中套路,我就决定不学了。对方开始还不停地劝我抓住机会入行,但当我想要回押金时,对方就直接失联了”。

前不久,记者随机加入了一家提供免费直播课的配音培训学员微信群,群内多为在校大学生和“宝妈”。直播课的“导师”称,“众多有声书主播已经入场瓜分红利,热爱有声的话需要及时把握机会;报名配音课程是一项投资少、无风险的项目”等。工作人员也提到,免费课程仅是介绍配音行业现状,想得到更多“干货”则需要报名正式课程,“从配音小白到进阶、打造个人IP成为播客,每期价格从近4000元到万余元不等”。

多名群内“学员”对记者坦言,最初被兼职赚零花钱的广告语吸引,看到有声书、广播剧等声音市场前景广阔,也打算试一试。但是否要真正添置专业设备、后续能否接单、还要不要进行正式培训,他们多表示“不会轻易投入大量资金”。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培训班还推出了“培训费分期付”的借贷服务。在某投诉平台上,一位网友写道:“本来想配音兼职赚钱,可是钱不够,培训班工作人员又介绍我在网贷平台借分期贷款来学配音,现在一个月了没赚到钱,网贷还天天打电话催还贷,要求退款时对方说超过一个月退不了……”

据媒体报道,去年上半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曾对培训机构的虚假宣传、虚构原价和虚假优惠折价等违法行为进行专项检查,多家知名培训机构被顶格处罚。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金琳说,培训类骗局时有发生,有的涉嫌诈骗、涉嫌虚假广告,甚至涉嫌套路贷。她提醒,不能盲目相信这类提供工作机会的培训,贸然签订协议缴费,要注意协议里双方的权利义务是否对等;对于提供贷款途径的培训机构更要警惕套路贷的风险;注意固定证据,留存对接信息及对接人,有利于自己的事后维权。

配音市场有多火热,就意味着行业有多缺人。但想在配音行业占有一席之地,真的这么容易吗?

配音演员张杰回忆,2006年他入行时,互联网刚兴起,配音只能算依附于影视剧产业的“小众行业”,“直到2015年前后国产动画快速发展,能让纸片人活灵活现的配音行业也随之走进大众视线,再加上各类社交媒体平台、综艺节目的推动,大众也体验到了配音的乐趣”。

“配音过程中需要演绎,也需要快速进入角色,再把角色特点展现出来。”张杰认为,想进入配音行业,除了去各大艺术院校表演专业进行专业学习外,还可以选择正规的专业配音机构培训班,“无论是有声读物还是广播剧,好的配音要能通过声音进行演绎,天赋和个人条件固然重要,但努力磨炼自己的技艺、丰富自己的内心情感,是需要不断训练的。”

业内人士认为,中国网络音频行业市场规模正处于高速发展期,配音市场的专业人才呈现出短缺的现状,也给了这些培训班“商机”。“想靠声音副业赚钱,离不开专业系统的学习和大量训练,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包括发声、气息、声音控制、角色塑造、剧本分析语言节奏、逻辑重音等,不是单靠云课堂的理论讲解就能让学员真正掌握的。”  (孟佩佩)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律师服务 04“声音变现”吸引人 培训乱象亟待治理 2022-04-04 2 2022年04月04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