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 本版
- 往期
- 客户端
- 堵上新型毒品暴露的“犯罪盲区” □戴先任 相比传统毒品,“新型毒品”更具伪装性和诱惑性,同时更易获取,对青少年有很大的危害性。“笑气”“邮票”“开心水”……它们化身零食模样,一旦食用,被害人就会万劫不复。警惕“新型毒品”的花式伪装
- 百家讲谈 事由: 近日,成都地铁车厢内一段“女子对小孩跳不雅热舞”的视频引发與论热议。成都地铁运营宣称,经核实,视频中的小男孩为女子同行儿童,并呼吁广大市民乘客坚持安全文明出行。(6月26日《上游新闻》)
- 未成年人禁毒,关键是守住教育“主战场” □汪昌莲 近日,天津滨海新区公安局禁毒支队民警走进新港中学为青少年讲解毒品的危害。据介绍,民警围绕“毒品滥用基本常识及危害”“青少年染毒探因”“为青少年防范毒品支招”三个方面,通过案例剖析、以案释法
- “紧急签字”不担责让好人无后顾之忧 □史洪举 村民郭某在伐树过程中被砸伤,伤情严重,需签字立即实施手术,在无法联系到家人的情况下,村委会主任杜某出于好意,在手术治疗知情同意书上签字。治疗结束后,郭某遗留偏瘫残疾。郭某以夏邑县某医院和商
- 征稿启事 本版长期向读者征稿,稿件字数在1000字左右。 来稿要求内容真实、寓理于事;也可以是作者对某一社会现象或问题发表的观点和建议,我们将每周刊登在本版。 来稿请发送e-mail至:kokomi621@

首页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