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蝶飞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草塘边的秋千上,蝴蝶依然停在上面……”这首耳熟能详的《童年》,是属于我们那一代人的童年美好记忆。
有山,有水,有小动物相伴,在大自然里酣畅淋漓地玩儿,这些再自然不过的夏日童年记忆,对于疫情下生活在大都市里的孩子们来说,却成了奢侈。
于是,趁着暑期,因疫情已将近2年没有回家的我决定公休一段时间,带着孩子回到江西感受“自然”生活。
在离开市里20分钟车程的一处地方,便是我们家的祖宅,也是父亲老胡长大的地方。小时候,每每放暑假,我和堂哥堂姐们便会来到这儿度过:在山溪里抓小鱼,在水塘里游泳,在树上抓知了,在菜地里帮爷爷采摘……那时的祖宅虽然已有些许破旧,却是我们童年里最大的“乐园”。
如今,承载着我童年记忆的祖宅已经重建,我带着孩子回到了这里。
背后是山,远处是稻田,门口是鱼塘,旁边是菜地。清晨,我们跟着父母一起下菜地摘蔬果,茄子、辣椒、秋葵……虽然长得“颜值”不高,但味道绝佳。白天太阳很晒,孩子就跟着老胡一起在家看看书、写写毛笔字,打打乒乓球;到了傍晚,我们便一起搬着小椅子拿着渔具到门口池塘里钓鱼。抛下鱼饵,紧盯着水面,一有动静便立即行动。有一回,老胡钓起一条大鱼,斡旋了好久终于捞上了岸,借来邻居家秤一秤,居然有7斤重。孩子全程兴奋得不行,恨不得把鱼抱怀里。
农村的晚上特别寂静,耳畔只有蛙叫虫鸣,我喜欢和孩子坐在三楼露台,凉风习习,抬头便能看见满天星星,仿佛回到童年的时光。
每次返乡,我几乎都会找机会去爬一次武功山,这次也不例外。全家老小一齐出动,2小时登顶。一路上,孩子带着4岁半的弟弟一人一根登山棒,不仅从未喊累,还能帮我扛水,不时鞭策我们:“快点,不要停下来,坚持!”
在海拔1918米的金顶,我们看到了绝美的落日。孩子还第一次5点起床看日出,睡眼惺忪中,在天空看见月亮、星星和太阳“同框”,看见太阳一点点“探头”、升起,孩子感叹:“天空好像个调色盘。”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这才是,向往的生活。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