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3版:法治论苑

NFT藏品交易法律风险不容忽视

本文字数:2210

贾少学  王竞可

在全球数字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NFT藏品受到国内外一些人的盲目追捧,是继比特币后的又一热点,NFT交易繁荣现象背后的法律风险亟需引起重视。

NFT(Non-Fungible Token),即通过区块链技术,将数字产品打造成为具有唯一性的商品。目前我国NFT类资产商业活动尚在起步,很多平台关于NFT的创设、交易等都还在实践中尝试开展,数字艺术类的藏品是现阶段国内NFT交易的基本类别。目前主流交易平台主要包括三个,分别为支付宝蚂蚁链、腾讯幻核APP与NFT中国。腾讯幻核APP、蚂蚁链两家商业平台为了保证经营合规,在数字藏品上没有明确标注“NFT”字样,没有正式开放二级交易市场。

由于监管政策的差异以及行业发展的不明确,导致NFT的法律规定尚没有较为明确的规定。国内学界关于NFT藏品交易的主体权利属性尚未有明确定论,存在物权、债权、知识产权等多种权利属性争议。实践中,对于比特币严格区分“虚拟货币”和”虚拟资产”的法律与监管政策对NFT藏品交易具有重要警示意义。2021年9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等机构联合发布实施《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强调了虚拟货币的性质,以及交易的违法性。如果比特币交易中涉及到虚拟货币交易炒作行为,甚至扰乱经济金融秩序,则会面临赌博、非法集资、诈骗、传销、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的法律风险。

笔者认为,NFT藏品的流转过程中交易平台应当重视比特币监管的政策变化,特别防范洗钱、网络恐怖活动、赌博等犯罪活动提供融资的犯罪风险,NFT平台经营者本身采用期货交易、权益等额分配模式,较大可能涉嫌诈骗、非法经营等罪名。同时,利用虚拟货币结算,将犯罪收入转化为加密货币用于购买NFT藏品再次出售,最终将违法收入合法化。

根据《国务院关于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切实防范金融风险的决定》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的实施意见》等规定,NFT交易以集中竞价、电子撮合、匿名交易、做市商等集中交易方式进行标准化合约交易,以及采取串通拍卖、提高竞价等方式,极可能涉及犯罪融资和资产传输、提供技术支持和支付结算帮助的法律风险。

关于NFT藏品作为虚拟资产的权益问题,民法典第127条规定,法律对数据、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实践中,北京、上海、杭州等地的法院已经对于比特币作为虚拟财产的合法认定有过相关判例,明确比特币作为个人的虚拟资产是受法律保护的。NFT藏品如作为虚拟财产交易则同比特币一样受到法律保护,NFT藏品的创造付出了人类智力贡献,理应纳入权益保护框架。但要注意的是,拥有NFT藏品并不直接等同于享有该藏品的物权、知识产权。

4月20日,杭州互联网法院审理了原告奇策公司与被告某科技公司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一案,这是国内NFT藏品法律纠纷第一案,该案确定了涉案作品的合法财产权益保护,其判决结果指出NFT平台经营者应当负有一般注意义务,否则将构成帮助侵权承担连带责任。并且,在NFT藏品的铸造环节,如果发行平台忽视权利审核,将导致现有的艺术藏品数字化并铸成NFT的过程中可能发生法律风险,即NFT所指向的数字对象可能是盗版或发生未经著作权人同意而擅自将其NFT的情形。为保障自身权利,所有权人、知识产权权利人应事前与交易平台、买家协商一致、约定实物资产物权、知识产权的移转。

现阶段NFT藏品交易对于藏品权利人、平台、买受人等不同主体来说法律风险不容忽视,亟需从多个环节入手防范应对:

在交易模式设计方面,平台发行、销售时应当明文约定艺术品权属并标明权利实现方式。交易平台应当制定细致严密的权利转移规则,事前协议约定以避免权属纠纷。应当通过具备相关鉴定资质的机构、包括平台本身对于链下实物资产的价值进行鉴定,确保链下资产的真实性。在拍卖交易数字货币时要做好客户身份识别,留存交易数据,及时识别可疑交易并报告主管部门等。

NFT交易的行业准入方面,国内NFT平台搭建根据经营目的应当获取许可及备案,否则存在违法经营的法律风险,需要遵守区块链技术法律规定,如《区块链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网络安全法》  《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如果NFT交易平台设立时冠名“交易所”字样,根据《国务院关于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切实防范金融风险的决定》,NFT平台机构应当具有金融营业许可,做好纳入国家严格金融监管的资质准备。

NFT藏品跨境流通方面,特别是参与海外NFT投资,需要审慎研判国内外法律差异。如果NFT在国外被认定为证券,那么其发行和交易活动也可能纳入我国的保护管辖范围内。境外NFT交易的证券发行和交易活动,扰乱我国境内市场秩序,损害境内投资者合法权益的,依照有关规定处理并追究法律责任。进入我国境内时,同样面临海关、文化产品输入等方面的内容管理,例如NFT产品内容和形式不得危害国家安全、主权、道德规范、风俗习惯、损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等。

在中国,法律视野下NFT是个快速发展的产业概念,产业规则和行业监管都处在混沌模糊状态,需要监管部门尽快出台管理细则和业务指引。面对大量NFT藏品交易的不断开展与非理性投资现象,亟需树立投资者、产业从业者等不同主体的风险意识,强化交易平台的法律责任,揭示资金炒作、金融欺诈、违规转移资产、洗钱等不法行为的法治宣传。

(作者单位:上海政法学院上海全球安全治理研究院)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论苑 B03NFT藏品交易法律风险不容忽视 2022-08-10 2 2022年08月10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