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名用户称在社区电商等平台上了遇到了“杀猪盘”骗局。不法分子盗取他人信息后,在平台上塑造虚假人设行骗。互联网平台何以成为“杀猪盘”的温床?利用网络虚假用户信息行骗防不胜防,该如何防范?
先“养”后“杀”,受害人欲哭无泪
7月27日,从都江堰市公安局出来的郝云恍恍惚惚,仍然不敢相信自己被“杀猪盘”骗局骗了70万元的事实,她谈到,“我真希望是小说,一觉醒来什么都没有发生。”
“杀猪盘”是指不法分子(也称“屠夫”)通过网络交友等方式,诱骗受害人投资、赌博、网贷的电信诈骗。他们往往通过塑造人设或谎称权威机关,诱骗受害人大量投钱后再立刻注销信息,即“杀猪”。
时间追溯到2021年10月,27岁的郝云在58同城网站上投递简历,一家名为“深圳市中科绿建环保工程有限公司”的人事联系到她,以线上面试为由,要郝云加负责人事的“老总”的QQ号。
简单的线上沟通后,这位“老总”便说郝云可以下个月直接入职。而后他频繁地在网络上找郝云聊天,自称毕业于某沿海985大学,自小父母离异,由奶奶拉扯长大。
“他说话给人感觉很有条理性,知识面很广、学识不低的样子”,郝云坦言刚开始对这位“老总”印象不错,“他当时给人感觉就不像那种骗子之类的,而且真正让我卸下心防是他把身份证都发给我了。”两人渐渐发展为恋爱关系。而后,“老总”以炒股为由,引诱郝云下载博裕环海、如流等APP。郝云起先并不相信这些,架不住劝说投入几万元,在提现一部分钱后,郝云发现APP无法提现,此时“老总”已经失联。
她找到当初招聘时联系过的人事,人事与新冒出来的“律师”说,“老总”因挪用公款被拘留了,需要郝云贷款把他“保”出来。“老总”也不断从“看守所”里打来电话,声称自己多次被打,央求她救他出来。
前前后后,心急如焚的郝云就这样投入了70万元。直到她开始疑心,专门查验了公司声称的地址时,才发现查无此地。
“屠夫”都会盯上哪些人?
郝云将经历发在小红书上后,不少人留言说,也曾被这位“老总”在各个社交平台上找过,此前用了李龙俊、方致远等多个假名。
记者搜索发现,曾招聘郝云的深圳市中科绿建环保工程有限公司在企查查上显示存续状态,而58同城已搜索不到相关招聘信息。
此外,“老总”的照片来自于短视频平台ID为“尉集”的用户。网友留言称,不法分子通过视频截图将其照片发布在各个社交平台,编造离异、金融精英等多个人设行骗。
目前,已有多个平台用户反映遭遇此类骗局。知乎网络安全话题答主谢幺在回答中说:“杀猪盘”不同于其他骗局的特点是“养猪”,“养得越久,杀得越狠。”
他写道:此类骗局分工明确,有供料组、话术组、技术组和洗钱组,在互联网平台寻找目标后,利用文字、图片、短视频等塑造各类讨喜人设,“朋友圈总有更新,商场、家里、宠物……对方甚至比自己更像一个真人。但受害者们不知道,这一切都是事先准备好的素材。”
获取受害人信任后,“屠夫”再引诱其进行虚假投资理财,劝说投入大量存款甚至贷款。央视新闻此前报道称,公安部公布的五类高发电信网络诈骗案中,虚假投资类诈骗涉案金额最大,占全部涉案资金的三分之一左右。
互联网信息领域专家何立人告诉记者,诈骗团伙甚至还会请一些有心理学背景的人士帮忙研究、撰写话本,针对受害人年龄、性别、职业等特点,塑造契合其心理需求的人设,“有的甚至有受害者隐私信息,比如快递、学历、医疗等等,来增加他们话术的可信度。”
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至今“杀猪盘”诈骗预警数据总数中有疑似高危数据52876条,18岁以上女性预警数据量为39727条,男性为13117条。何立人说这是因为女性比较感性,更容易产生情感共鸣。
“而且‘杀猪盘’是建立在社交基础上的,随着时间的变化,进化速度很快,话术、骗局会不断更新,让人防不胜防。”何立人补充道。
新规定要求信息认证
记者发现,“屠夫”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社交,平台也会采取相应措施提醒用户脱离平台沟通或交易会存在风险,所以“屠夫”便会要求受害者下载其他社交软件并删除过往记录。
对此,北京恒都律师事务所律师管志强说,社交平台一般不承担责任,但是受害者可以收集、保存侵权证据,要求平台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平台在收到受害者的通知之后,应当立即处理,否则受害者可以提出民事诉讼,要求平台承担连带责任。”
2022年8月1日起,《互联网用户账号信息管理规定》施行,其中要求,互联网个人用户注册、使用账号信息,含有职业信息的,应当与个人真实职业信息相一致;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为互联网用户提供信息发布、即时通信等服务的,应当进行真实身份信息认证。
此外, 《规定》强化了监管措施,规定省级以上网信部门发现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存在较大网络信息安全风险的,可以要求其采取暂停信息更新、用户账号注册或者其他相关服务等措施。
管志强提醒,除了《规定》要求平台等进行信息认证之外,互联网用户在涉及网络平台金额交易时,一定要进行主体真实和主体资格审查。
“对于个人信息,比如身份证,可以到派出所或者委托律师核实;对于企业,可以联系相关部门或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文中人物为化名)
“杀猪盘”诈骗盯上单身老年人
以交友婚恋为幌子骗取被害人信任继而实施诈骗的“杀猪盘”骗局也开始对单身老年人下黑手了。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日前召开新闻通报会,披露了多起涉养老诈骗典型案例。其中一名单身老年人在与所谓的“部委干部”黄昏恋时,被骗29万余元。
在通报会上,西城法院副院长汪琦介绍说,根据该院近年来审理的案件统计,涉养老诈骗主要有“投资理财”“以房养老”“保险代办”“文玩收藏”“养生保健”“街头迷信”“黄昏恋”“关爱帮扶”这8种常见骗局。
其中,“黄昏恋”骗局是“杀猪盘”的一种,犯罪分子利用单身老人情感缺失、生活孤独的特点,通过网络或短信交友发展为“恋爱关系”,再编造各种理由索要钱财。
家住西城区的张阿姨自女儿成家后便一直单身独居,在网络交友网站结识了自称单身多年的北京某部委干部王先生。张阿姨觉得王先生条件不错,两人一直通过QQ聊天,虽未见过面,但很快便谈婚论嫁。
王先生告诉张阿姨,部委干部结婚需要政审,二人婚后他还可以帮张阿姨的女儿解决部委工作编制,但这些都需要用钱“打点”,自己工资又暂时取不出来,希望张阿姨先垫付一些钱。
张阿姨开始还有些迟疑,但王先生许诺婚后自己名下的100多万元存款都是二人的共同财产,张阿姨便打消疑虑,先后通过现金汇款和银行转账给了王先生10余万元。
没过多久,张阿姨突然接到了王先生秘书“小孙”的电话,对方称王先生因突发急病住院,问张阿姨能否垫付一些医药费和住院费。心急如焚的张阿姨不由分说,便给了“小孙”10余万元。但是,当张阿姨每次提出要看望王先生时,秘书“小孙”都以各种理由拒绝,张阿姨有些怀疑,就到公安机关报案。
经调查,张阿姨交往的这位部委干部其实是家住江苏的无业人员王某,他虚构“部委干部”和“秘书”的双重身份,一人分饰两角,骗取张阿姨29万余元。
西城法院审理后,以诈骗罪判处王某有期徒刑6年6个月,并处罚金7000元;同时责令王某退赔29万余元。
西城法院刑庭负责人郭秋阳介绍说,在此案中,骗子虚构部委领导这一看似“高大上”的身份,吸引张阿姨青睐。但实际上张阿姨由始至终只是听信骗子“一面之词”,从未核实过王某的身份信息和工作情况,甚至连面都没见过。广大中老年人通过网络、短信结识陌生人时一定要谨慎,婚恋交友切莫轻信任何人没有真凭实据的花言巧语。
(来源:北京日报、中新网)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