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6版:读者呼声

解决老人看病“数字鸿沟”,提升医疗“温度”

本文字数:934

□戴先任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司司长毛群安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国家卫健委将努力回应和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问题,不让老年人因为智能信息的应用而挂不上号、看不成病、办不了事。(9月3日《四川工人日报》)

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致力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对互联网应用进行适老化改造。在相关部门的要求下,很多APP增设了“适老版”。像在浙江,除预约挂号外,“浙里办”就适老改造推出多项举措,如老人手机挂号“关怀版”;推出“长者关怀”专题服务……

数字化浪潮席卷各行各业,适老化改造也就不能留死角。像老年人看病就医是一个大问题,解决老年人看病“数字鸿沟”,就尤显紧迫和重要。信息化提高了医疗效率,但对于老年患者来说,看病就医过程中的预约挂号、移动支付等,还存在使用不太方便的情况。所以,不能让老年人因智能技术运用而影响就医,一方面要推出“适老”服务,帮助老年患者运用智能手机看病就医,一方面还要保留必要的传统渠道,方便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

国家卫健委在“互联网+医疗健康”“五个一”服务便民惠民行动中,明确就适老化问题作出安排:坚持传统服务方式和创新服务方式“两条腿”走路;畅通家人、亲友或者家庭签约医生为老年患者代为办理一些信息化服务的渠道,比如挂号,完善电话、网络、现场等多种预约挂号方式;进一步优化网上预约挂号、网上问诊等相关技术与服务流程,提供语音咨询引导服务等等。

解决老年人看病“数字鸿沟”,有助于提升医疗服务“温度”。这既是对老年人这一弱势群体给予的特殊关爱,也是医疗行业弥补服务短板,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水平,增进人民健康福祉的应有之义。

适老化改造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涉及方方面面。要能老有所医、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提高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质量,就需要卫健委等相关部门、公共服务提供者、公共场所经营者等,能够守土有责,承担起相应责任,要能与时俱进,久久为功,不断优化服务,加强适老化改造,提升服务质量,多一些人性化关怀,为老年人的出行、就医、娱乐等各方面,提供方便。通过各方形成合力,共同推进适老化改造,解决好老年人生活的“痛点”,让老年人不至于脱离时代,让智能化服务不至于抛下、“脱离”老年人。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读者呼声 B06解决老人看病“数字鸿沟”,提升医疗“温度” 2022-09-06 2 2022年09月0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