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1版:律师周刊

知假买假难获惩罚性赔偿

本文字数:298

“知假买假”的职业打假能否受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保护,尤其是适用惩罚性赔偿,实践中一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近日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区人民法院审结了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案,法院认定原告三个多月内购买假冒高档白酒348瓶,因未能进一步证明购酒行为是生活消费所需,法院认定原告不属于消费者,无权主张三倍赔偿,依法驳回其全部诉讼请求。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  “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权益受本法保护”。而“知假买假”尤其是大量购买的行为,很可能被认定不属于“生活消费需要”,因此就难以适用消法的惩罚性赔偿了。

陈宏光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律师周刊 B01知假买假难获惩罚性赔偿 2022-09-19 2 2022年09月19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