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颖婷
本报讯 本市坚持科技数字赋能,提升安全生产治理效能。昨天,记者从上海市人大常委会第44次会议上了解到,本市在安全生产领域创设“企业码”,以“红、黄、绿”动态赋码提升对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大数据智能评估画像能力。
据了解,上海推进本市安全生产技术服务平台建设,汇聚融合专业监管与行业管理、服务资质与安全信用、安全实绩与市场反馈等技术资源要素,以清单化方式强化危险化学品等高危领域提供检维修服务的第三方机构管理。借鉴“随申码”理念,在安全生产领域创设“企业码”,以“红、黄、绿”动态赋码提升对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大数据智能评估画像能力。综合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建立危险化学品全过程监管信息系统、消防“一网统管”数字体征2.0版、“智慧电梯”平台、道路运输“易的PASS”、 “云路中心”等,实现多领域、全周期、多维度数字智能监管。推进高层建筑消防安全防控、地下空间安全韧性运行与智慧防灾、城市轨交高效安检技术、水域航道动态监测预警救援等科研攻关,开展国家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建设试点,综合运用数字化技术丰富预警手段,提升预防效能。;与此同时,综合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建立危险化学品全过程监管信息系统、消防“一网统管”数字体征2.0版、“智慧电梯”平台、道路运输“易的PASS”、“云路中心”等,实现多领域、全周期、多维度数字智能监管。
上海在重点行业领域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2020年以来,上海集中开展各类专项督导检查15.5万次,检查各类企业31.9万家,部署开展125项重点攻坚项目。相关部门对发现的隐患问题实施闭环管理、动态清零,累计滚动排查整治一般隐患150余万项,消除和解决重大隐患及突出问题400余项。
近年来,上海不断健全法规政策体系、持续优化规划体系、完善基层治理体系、不断加强统筹协调的工作体系建设。相关部门制定涉及水上交通安全、建筑消防安全、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燃气安全等相关规章5部、规范性文件40件,出台相关安全专项治理方案、措施40余项。在上海市安全生产委员会架构下组建了危化、消防、建设、道路、水上、城市安全发展等6个安全专业委员会。
同时,上海加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修订完善总体预案和专项预案,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转制改革与能力建设得到有力推进。上海大力推进区域安全治理协同发展,签署长三角一体化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联防联控协议,初步实现长三角区域信息共享互通、安全风险联防联控、灾害事故联处联动。
平台新业态安全方面,相关部门督促快递、外卖等平台企业严格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建立定期通报、违法记录转递、平台限制接单等管控机制,骑手交通违法高发乱象得到有效遏制。据悉,上海在全国率先试点开展出行、外卖等部分平台企业纳入新就业形态人员职业伤害保障,已有24万多名从业人员参保。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