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7版:法学院

华东政法大学校长叶青在2022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致辞

铸就华政青年的独特气质

本文字数:1295

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家长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华东政法大学2022级新生开学典礼,我谨代表学校,向来自国内外的3365名本科和1980名研究生新同学,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祝贺!

大家选择上大学,就意味着选择使自己成为具有专门知识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选择到华政来读书,就意味着选择认同华政的校训。

“笃行致知,明德崇法”是华政的校训,经过七十年风雨兼程的跋涉,经过海派文化的熏染和沧桑岁月的沉淀,校训精神成为代代华政人精神特质的生动写照,这既是学校历史文脉的缩影,更是激励华政人不断前行的强大动力。

所谓“笃行致知”,就是以自己踏实的态度认真实践,积极探求科学知识,追求科学真理。所谓“明德崇法”,就是要崇尚完美的德行,把个人对法治精神的追求与中国实行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的方略相衔接。

作为你们的校长、师长,我希望你们能够在今后的治学、为人中时刻保持这种独特的气质。

一是做到对懒散状态的节制。大学生活充满了自由,但自由并不是独立无边界的。集体生活中,社会规范内驱的自制是自由的底线,享受个人自由以不影响他人自由为边界。

二是做到对内心欲念的节制。虚荣心理、攀比心理、饭圈文化、流量经济或是近来流行的共享经济,都在某种程度上把大家拉入了消费陷阱,使人陷入到对享受或便利的沉迷之中,胜负欲、功利心、占有欲、权力欲、表现欲也是“乱花渐欲迷人眼”,让人在小格局中迷失了大方向。

当然,欲望有时候也会以考研上岸、创业成功、谋求升迁等貌似合理的、更加进取的方式呈现出来,这个时候大家更应当审慎,树立更适合自己的、脚踏实地的目标,切不可好高骛远、莫衷一是、心猿意马、欲壑难填。

三是做到对消极情绪的节制。人总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外部环境上的、身体上的或是心理上的,你永远是逃不掉的,躲是躲不了的,那还不如积极地应对、坦然地接受,一旦你的情绪从消极转为积极,你的身体就会接受积极的信号,调动全部的力量去面对困难。追求完美的路上永远没有十全十美,因此不必患得患失。在我看来,对抗消极情绪的最佳办法就是让自己行动起来。

这三点节制,就是希望同学们不要被怠惰扰乱规划,所谓因小失大;不要让欲望蒙住双眼,这是利令智昏;不要让消极情绪捆住双脚,就此画地为牢。

勇毅果敢、积极奋进,应是新时代青年的独特气质;懂得节制、进退裕如,可以成为你们这代华政人的处世哲学。与此同时我也深知,青年这个概念既无法被社会定义,也无法被法律定义,它是一定时代背景下年轻群体总体精神风貌的集合。

新一代华政青年学子要以家国为念,潜心钻研、静心求学,用不凡的经历来造就属于青年一代的独特气质。

华政将迎来她的70岁生日。作为中国第一所主动全面开放的历史风貌校园,华政园里留存着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的重重印记,镌刻着新中国七十年法学教育的道道辙痕,在这里盏盏明灯将照亮你们的人生新赛道,在这里朗朗书声会激昂你们青春新乐章!

同学们,加油吧,人生时刻需要奋斗,躺平不可取也不可能,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新长征。祝大家终有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谢谢大家!(略作删节)朱非  整理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学院 B07铸就华政青年的独特气质 2022-10-12 2 2022年10月12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