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3版:大墙故事

“母爱”让陨落的意志重燃希望之光

本文字数:1982

资料图片

□法治报记者  徐荔

法治报通讯员  周兰

李宇(化名)是上海市女子监狱六监区的服刑人员,几年前,李宇梦想着投资赚钱,为了筹集资金便对朋友们谎称有个稳赚不赔的基金,大家可以一起筹钱投资,朋友信以为真,纷纷将资金交给李宇。可是,李宇最终投资失败,朋友们的钱被她弄得血本无归。

李宇锒铛入狱。在以为人生只剩下绝望时,李宇得到了女子监狱民警的帮助,如坠冰窟的她重新寻到了温暖……

以母爱切入循循善诱

李宇的入狱对家人来说犹如雷击,缠绵病榻的父亲得知消息,深受打击,身体每况愈下。丈夫病倒,女儿入狱,对李宇的母亲来说更是仿佛天都塌了。看着自己给父母造成的伤害,想到婆婆嫌恶的表情和丈夫冰冷的眼神,李宇觉得人生没有了希望……

民警后来了解到,在看守所时,李宇就经常彻夜不眠,被诊断出重度抑郁,依靠药物助眠、控制情绪。到监狱服刑后,丈夫又提出离婚,李宇就此陷入迷茫,整日焦燥不安。

不久,李宇拨打了亲情电话给母亲,电话那头,母亲哽咽地对她说:“小宇,你爸爸……这两天精神还不错,你不要担心。快要过年了,你自己好好照顾自己。”

听到这话的李宇打了一个寒颤,一股寒意直刺内心——父亲病重多时,母亲的话多半是安慰自已,可她也只能装作相信,母女俩隔着电话线互相宽慰。

看着李宇故作轻松却难掩伤痛的样子,民警有些担心。其实,李宇的父亲前些天已经过世,但考虑到李宇的特殊心理状况,民警与李宇母亲商定,暂时不告诉她这个消息。

母爱是人类共通的情感。针对李宇的情况,监区民警分析商议,基于李宇为人母、为人女的实际情况,将“母爱感化”作为教育手段,帮助她正确认识、理解母爱,更好地感知母亲的爱心、责任、勤劳,唤醒她心中的希望,激发改造动力。

“过去已经无法改变,只有学会与过去的自己决裂,才能继续向前走。你已经对不起养育自己的父母和曾经仰望母亲的儿子,不能再让他们伤心难过了。”一次次真心、耐心的谈话,一次次有针对性的个别教育,民警希望通过教育引导唤起李宇重新来过的决心,并且循序渐进地接受父亲去世的事实。

以文化熏陶

融化“冰天雪地”

在全面分析李宇教育背景和生活经历的基础上,围绕如何帮助她重塑生活信心,民警们多次开会讨论,但凡能够帮助服刑人员安心改造的,民警都愿意去尝试。

当时,春节临近,有民警建议可以让李宇发挥特长,担任服刑人员春节活动的主持人,这或许有助于李宇找回改造自信。这个提议得到了大家的赞同,但是当民警将这个想法告诉李宇的时候,她却犹豫了。那时的李宇面色憔悴、精神萎靡,自己能提起那股劲做好吗?李宇不确定。可是民警却坚定地告诉李宇,只要她全力以赴,一定可以。

于是,接下来的几天,李宇忙了起来,排练节目、写主持稿、美化布置……忙碌中的李宇竟一度摆脱了那些令她无力的负面情绪,她突然理解了监狱民警的用心和好意。

活动那天,李宇站在舞台上,看着周遭的装饰和民警们温暖的眼神,她心中的冰天雪地逐渐被暖化了。后来,在民警的鼓励下,李宇又先后参加了监狱开展的服刑人员辩论赛、征文比赛,参与了板报制作、音乐剧剧本创作……重新拾起了信心和希望,李宇终于不再需要用药物控制情绪,也不会在噩梦中惊醒。

 以真情感召

唤醒迷茫心灵

“希望与绝望一字之差,一病之间,一墙之隔,在心理和生理的双重救赎中,唤醒那些即将冷却的心灵,让那陨落的意志重燃希望之光”。人非草木,孰能无情。随着母亲文化感召的纵深开展,李宇的变化更为显著。

前不久,李宇刑满释放了。在即将走出大墙,回归社会、回归家庭时,李宇想到的是监狱民警蕴藏在威严之中的关心,以及在她们教育下转变的自己,感触颇深的她摊纸提笔致信女子监狱监狱长:

“我怀着感恩之心郑重感谢女监母亲文化熏陶,让我重塑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我知道自己必须坚强起来,承担起家庭的责任,赡养母亲,扶养儿子,也尽己所能地去回报国家、社会对我的不离不弃。感谢监区领导、民警,她们用大爱关心引导着每一名服刑人员。每次有家信,哪怕她们再忙,总是第一时间让我了解家里情况,她们润物无声的教育让我重新振作,让跌落谷底的我感受到自己还有价值,还是一个有用的人。民警们还多次安慰我脆弱的母亲,耐心地听她倾诉,她常说,我不在身边的时候,民警们的人文关怀就是她的精神支柱……”

判刑入狱是人生的不幸,但这是李宇违法犯罪必须承担的后果。李宇也是“幸运”的,民警的耐心、细心和关心给了李宇重新认识自己的机会,也让她逐渐明白自己未来应该走怎样的路。

李宇的感谢信,带着感恩,带着温暖,见证了女子监狱母亲文化改造的成果,也是女子监狱“崇法、尽责、向善、卓越”价值理念和工作追求的体现。长期以来,女子监狱民警积极践行平和、理性、公正执法,以母亲文化建设引导教育服刑人员。同时,坚持以细心、耐心和真心的工作态度开展刑罚执行活动,传递正义的声音,彰显法律的威严,引导服刑人员走上改恶从善之路。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大墙故事 B03“母爱”让陨落的意志重燃希望之光 2022-10-21 2 2022年10月2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