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2版:基层调解

外籍足球教练遭遇讨薪难

徐汇法院成功调处一起长达5年的劳务纠纷

本文字数:1460

资料图片

□法治报记者  季张颖

外籍足球教练遭遇薪资拖欠,维权之路因种种苦难一拖五年,案件诉至法院,最终通过背对背调解消除了芥蒂,促使双方达成和解。近日,徐汇区人民法院执行裁判庭成功调处一起涉外劳务纠纷。

外籍足球教练被欠薪

国际维权5年无果

约翰是来自欧洲某国的一名职业足球教练,2017年1月,他与国内某足球俱乐部签订了为期一年的《职业教练工作合同》。执教半年,双方终止聘用关系,于2017年7月1日签订《解除合同协议》,约定俱乐部于2017年9月15日前支付合同项下剩余所有工资以及两个月住房补贴共计40余万元。分道扬镳后,俱乐部并未按约支付约翰这40余万元,引起了约翰的不满。

为维护自身权益,约翰向国际足联球员身份委员会申请维权,并获得了支持。然而,国际足联球员身份委员会作出的纠纷处理决定属于内部决定,主要依靠行业内部自治机制获得执行,不具有严格的约束力和终局性。因此,此类纠纷处理决定不属于《纽约公约》项下的外国仲裁裁决,无法直接向国内法院申请承认和执行。与此同时,足球俱乐部已解散并在中国足协注销,俱乐部转制从事餐饮服务并变更为一家餐饮公司,因此国际足联球员身份委员会作出的纠纷处理决定也无法通过行业内部自治机制获得执行。维权之路一拖五年,约翰感到进退两难。

耐心调解消除芥蒂

当事双方达成和解

2022年8月,抱着试试看的想法,约翰以该餐饮公司及其法定代表人王某为被告,诉至徐汇法院请求拿回应得工资及延期利息。法院受理后,依法组成由分管副院长担任审判长的合议庭进行审理。为减轻双方当事人诉累,法官决定先行组织双方调解。

庭前阅卷阶段,通过查阅卷宗和电话沟通,一个个难题摆在了承办法官叶晓晨面前。

餐饮公司经营惨淡,偿债能力不足;开庭时距双方约定的支付日期已逾5年,约翰要求的大额延期利息和律师费与餐饮公司预期相差甚远;王某称只是帮老板挂名,其本人态度消极甚至不打算到庭应诉……这些现实情况让案件能否圆满解决蒙上了一层阴影,也让承办法官感到调解存在不小阻力。

仔细研判案情后,承办法官认为若无法达成和解,餐饮公司大概率会走向破产,同时履行债务的可能性也更低。因此,承办法官更加坚定了调解的方向,并多次电话联系王某,阐明拒不到庭的法律后果。慑于法律威严,王某同意到庭应诉。

开庭当日,约翰的代理律师和王某准时来到法院。然而调解刚开始,双方就在付款金额、支付期限等问题上胶着不下,彼此均不愿让步,并伴有激烈言词,调解多次中断。

为了缓和气氛,承办法官决定分头开展工作。针对原告提出的高金额和短期限,法官通过分析争议焦点向原告释明判决风险和执行风险;针对被告提出的无力支付和延期付款,法官从和解优势和破产清算风险入手,建议尽早付款。

法官开诚布公后,原被告双方均作出让步,但仍存在一定差距。而法官没有放弃,一边耐心听取双方诉求,一边辨法析理,建议双方换位思考,理性分析案件结果,双方诉求逐渐靠拢。

终于,经过一个上午的多轮谈判,双方就调解金额和付款方式达成一致,被告同时承诺如逾期未付,原告有权按照诉讼请求全额申请强制执行。双方在调解笔录上签字确认,纠纷得以化解。

【法官感言】

闭庭后,双方均对调解结果表示满意,点赞徐汇法院的法官善用调解,圆满地化解这起涉外民事争议,实现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事后约翰的代理律师还特意来电转达当事人的谢意,表明徐汇法院妥善解决国际足联球员身份委员会未能解决的争议,化解了约翰五年来的心结。

“作为承办法官,案结事了人和,就是我最大的动力。”叶晓晨说。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基层调解 B02外籍足球教练遭遇讨薪难 2022-11-08 2 2022年11月0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