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1版:维权周刊

男女同工同酬应该成为“传统”

本文字数:706

妇女平等就业权,是指妇女在就业方面保持与男性同等的就业权利,一般包括就业条件、就业培训、录用标准、就业保障、失业救济、再就业机会等方面的平等权利。本期“域外之音”介绍的就是,国际社会为了有效应对雇主对妇女的就业歧视制定的相关法律制度。

说起妇女平等就业权,其中非常受人关注的一条就是“同工同酬”。尤其是在国外的体育界、娱乐圈,这一点尤其受到诟病。无论是赛事奖金,还是片酬,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中,男女之间的薪酬差距都相当大。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女性不懈的争取,这样的不平等已经在逐渐减少并消失。比如网球田径、保龄球、滑冰、马拉松、射击和排球等项目都逐步实现了男女同等奖金的待遇。然而在足球、篮球、板球等项目中,男女奖金差距依然不小,酬薪方面更是天壤之别。这既受制于赛事本身的影响力和商业性,同时更多地还是所谓的“传统”使然。在国内,大家同样能够感受到类似的差距,比如男子职业足球运动员的薪水就绝非女子运动员所能比的,即便中国女足在国际赛事上的表现远远比男足优秀得多。

在普通的工作岗位上,男女同工同酬已经基本实现。然而在一些落后地方,依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就业性别歧视。多年前,在云南大理,建筑小工是按日薪结算的,男性比女性一般要高出20元。而在实际工作中,女性的工作量往往并不比男性少,但包工头却仅仅因为性别差异就让女工每天少挣了20元。当问起缘由时,包工头回答,“我们这里一向如此。”

新修订的《妇女权益保障法》将于2023年1月1日正式实施。相信在法律的护航下,妇女平等就业权能够得到进一步的保障,男女同工同酬不再只是一种说法,而能全方位得到落实。金勇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维权周刊 B01男女同工同酬应该成为“传统” 2022-11-15 2 2022年11月1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