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开赛一周多了,小组赛即将进入最后一轮的生死之争。除了击败“红魔”比利时的摩洛哥队来自非洲外,其他“冷门”比赛都能看到亚洲球队的身影。沙特击败阿根廷,日本拿下德国却输给哥斯达黎加,伊朗在首轮惨败后力克威尔士重现生机,韩国艰难战平强大的乌拉圭,只有东道主卡塔尔两战皆负,成为了世界杯历史上最“弱”的东道主。
“冷门”之所以冷,意味着是实力差距比较明显的以弱胜强。与其他很多体育项目不同的是,足球比赛是“冷门”出现概率最多的,这或许就是足球的魅力,也因此能够吸引球迷耐心观战90分钟,毕竟不到最后一秒,永远不知结果如何。
然而,“冷门”并非源自概率,每一次爆冷都有着各种各样的原因,运气、状态常常是赛后被提得最多的借口,但假如仔细看过比赛就会明白,最核心的元素却是“搏”。“自助者,天助之”,奇迹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而是付出更多的拼抢,寻找更多的机会,这才有了意外的结果。足球,终究不是一个人的运动,这一点比篮球更甚。迈克尔·乔丹可以一人扛起一支球队,就算未必能拿总冠军,但获取一定的胜场还是有把握的。而一个再耀眼的足球明星,都无法在球场上予取予求,甚至一群球星组成的纸面上的超级强队也无法所向披靡。就像前世界足球先生,如今利比里亚总统乔治·维阿,他叱咤欧洲足坛多年,却始终未能带领国家队登上过世界杯的舞台,只能看着儿子代表美国队在本届世界杯上斩获进球。
日本队在击败德国队的比赛中,那股精气神实在令人钦佩,当傲慢的日耳曼战车放松了警惕时,他们抓住机会连下两城实现逆转。可在与哥斯达黎加的比赛中,日本队忘记了此前“爆冷”的事实,以为自己实力高出对手一大截,拼抢不积极了,决一死战的信念也丢了,于是在平淡至极的比赛中遭遇一记致命的“背刺”,出线的大好局面化为一空,从“冷门”英雄沦为了凄凉的背景板。
足球如此,人生同样如此。化所谓的不可能为可能,实现那些高远的奇迹和梦想,不搏不拼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没有最大努力的争取,美好的结果永远不会降落在身边。金勇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