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法治随笔

戒毒后主动求职

本文字数:806

□费  慧

韩某的人生轨迹值得人们细细思量。

自1998年开始工作,他在一家企业做过会计,有一定的管理经验。事业有成,家庭和睦,好一个“春风得意”!之后,随朋友下海经商,但好景不长,在经商的过程中被朋友骗取钱财,导致夫妻感情破裂。从此韩某意志消沉,精神萎靡,怨天尤人,埋没在灰暗的世界中。最终在不良朋友的诱惑下,糊里糊涂地跌进了吸毒的泥淖。

虹桥镇社工多次走访服务对象韩某家,采取积极鼓励的服务策略,增强韩某对生活的信心。在促膝交谈时,常与韩某回忆一度的人生辉煌,寻找人生中的闪光时刻,挖掘其潜在能力和明显优势,协助韩某认识自我和过往的经历,提升自我信心。社工表示每个人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能力,找出自己的能力所在,再找相对的工作,一定会如鱼得水。社工肯定韩某除了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做人做事又都很机灵、认真,善于人际交往,工作的适应性较强,但要摒弃“高不攀低不就”的思维定势,主动寻求就业。经过一段时间的开导,韩某表示自己愿意找份工作的,哪怕工资不高,很羡慕那些朝九晚五的上班族,自己虽然曾经有会计证但是现在都已经生疏了,好在自己的沟通能力比较好,朋友多,为自己求职提供了多种渠道。

克服了消极情绪,使韩某寻找工作有了主动性。社工与韩某之间互动,特别是韩某有了求职意向就第一时间告诉社工,听取社工意见,而社工也在最快的时间内给予韩某以积极回应,并尽最大努力帮助韩某解决困难。

韩某在求职的路上虽说并不顺利,但他始终抱着“积极直面,认真对待”的态度,从不气馁。因为他戒毒后在社工的引导下,重新看到了生活的希望。一方面自己要认认真真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同时也要承担起家庭的责任,不能再让家里人经济上加重负担,尤其是父母年迈,不能再让他们操心连累了。这些都是他改变思想、寻求工作的动力。

韩某为了家人,为了自己,戒毒后生活步入了正轨。如今他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奉献一份力量。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随笔 A07戒毒后主动求职 2022-12-12 2 2022年12月12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