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林兴
平心而论,我是学经济学的,很少关注小说。但是,近日拜读沪上知名作家、诗人俞娜华的长篇小说《天道人事》(文汇出版社),令我兴趣盎然,爱不释手。不禁想到了宋朝梅尧臣的一句名言:“文字出肝胆。”俞娜华用长篇小说的体量,以切身经历讲述了一个令人爱恨交加、回味不尽的感人故事,生动地展现了本世纪最初十年发生在跌宕起伏的股市中的社会百态,热情讴歌了资深股市经纪人方竹洁坚持正义,不屈不挠地与邪恶作斗争的高风亮节。本书出版后,颇得读者好评。因索要者不断而再版加印。来自全国八十多位读者,包括作家、教授、干部、工人挥笔写读后感,在网上广为传播。
我见读者如此褒奖有加,便也认真读了一下,感到此书的确值得一读,受益匪浅。
愚以为,此书之所以深得广大读者好评,首先是,主题鲜明,激浊扬清,鞭策丑恶,弘扬正义。本书主人公方竹洁,有三个显著优点:聪明、冷静,“遇事静如泰山,静观其变,出奇不凡”。在今猛涨,明暴跌,变幻多端的股市中,她总是稳操胜券,为人誉为诸葛亮;
心善、有担当。她赚钱不忘为国尽责,从3千元起家,叱咤风云于股市,半年里,为国家上缴印花税300万元,年交易量超3亿~5亿元。作为资深经纪人,她为客户尽心尽责,日敲打键盘亿次,为的是准确把握行情,不时地吹哨子及时提醒客户,收放有节制,凡信者均得益;
不畏邪恶,坚持正义。证券公司副总邦俊策利用股市交易制度不完善、程序不规范之缺陷,凭借权力玩弄权谋,大做手脚,大肆捞钱,损害国家和客户利益。方竹洁义愤填膺,上书政府高层,提出改革建议,得到了采纳。于是引起了邦的仇恨,以恶劣手段,策划、唆使一些无赖客户纠众,大闹办公室,乃至私闯民宅,造谣、恐胁、打击方,欲置之死地而后快。面对邪恶,方初心痛欲死,后正义信仰支撑了其柔弱身躯,展开有理有节斗争,终于战胜邪恶。
评判小说,离不开从社会和道德层面上对人物作评点。对《天道人事》的主角方竹洁,作者采用还原历史真实的方法描写,真实可信。读到伤心处,令读者动容,跟着作者一起伤心流泪,读到高兴处,令读者击掌叫好。这就是共鸣,这就是小说成功之处。其他人物,邦俊策的贪腐毒辣,登登的流氓无赖,高太婆的低俗无品,灿沉的疯狂等,在作者笔下,个个栩栩如生,活灵活现,颇有张力,饶有情趣。这是她的能耐,她的本事。
聚而不散,散而不乱,是本书写作的一个特点。本书分上下两卷,48章。似乎它们之间没有联系,很松散。其实,不然。杉树是笔直伸展,而藤树是面状铺开。然而,两者的展开都以主杆为轴心。写小说亦然,小说主杆就是主题。作者多才多艺,文有才华,棋为高手,不以常理出牌。这一特点也体现在本书写作中。本书就是采取了藤树式,或者说是散文式写作方法,各章节自成体系,而又始终围绕正义在人间、道在人间而展开。这叫以“奇”谋篇布局。诚如一位读者所言:“全书采用彩线串珍珠的创作方法,以心灵的感受(正义必胜,邪恶必败)为主轴,以证券经纪人方竹洁从业遭遇为纬线,还不时地穿插一些议论和感受。”
《天道人事》语言简练,文风清新,引经据典,精句迭出。这样,既直抒了作者胸怀,抒写社会现象,思想人生,又频增小说文采,折射出深邃的人生哲理,使人体悟深长。作者才气横溢,创作欲旺盛,自2005年8月出版第一部小说《泪,被踩在脚下》以来,已出版了七部文艺作品,有小说,诗歌和哲理精句(其中多部为省级以上图书馆收藏)。可喜可贺!但愿作者笔耕长青,创作出更多读者喜闻乐见的作品来。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