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法治社会

一男子冒充身份, 以介绍工程为名行骗

本文字数:949

王某冒充某公司党委书记的秘书,以项目启动金、保证金和缴纳社保费等多种名目为由,向李某、赵某等六人介绍工程项目,共计骗取他人钱款29万余元。

两年前的一个冬天,在一个饭桌上,李某通过朋友介绍认识了王某,当时对方自称是某公司党委书记的秘书。李某便主动询问是否有餐饮项目可以参与,希望与王某搭上关系。当时王某支支吾吾地说目前手上没什么项目,随便找个理由敷衍了过去。李某听后心存疑惑,怀疑王某可能身份有假。没想到几天后,王某竟主动联系到李某,告知最近公司有餐饮、消防和土方等工程项目正在招标,自己有人脉和资源可以帮助李某获取工程项目,让其找几个朋友一起投标。

李某听到消息后,立刻消除了之前对王某的猜疑,很是相信其书记秘书的身份。随后,李某便把朋友赵某等五人介绍给王某认识,并表示希望进一步了解相关的工程项目。

之后,李某等人便在王某的带领下参观了多个工地,尽管他们没有看到过企划书和招投标书,但通过实地参观,他们对王某的信任感逐渐上升。

几个月过后,李某等人被通知已入围公司的项目,还一起举办了一场庆典仪式,李某等六人共支付庆典布置费用和餐饮费约3万余元。王某称这些费用公司可以报销,需要一点时间来走流程。通过一段时间的接触,李某误以为王某十分有门路,还拜托王某为自己和姐姐代缴社保费用,并一次性向王某转账2.6万元。

此后,王某又以项目启动金、手续费、保证金等多种名目为由,骗取李某等人9万余元。

到了2021年下半年,当李某得知投资的工程项目黄掉了,才对王某再次产生怀疑,遂向王某所在公司查询,结果被告知公司系统里查无此人。直到此时,李某等人终于意识到自己被骗,并要求王某立刻退还费用,而王某则采用拖延战术,只答应慢慢退还。许久过后,王某仍未退还钱款,李某等人终于拿起法律的武器,选择报案。

原来王某并非是公司党委书记的秘书,其真实身份仅是一名公司保安。据王某交代,由于爱面子的缘故,其经常虚构某公司员工的身份,并谎称自己有能力可以帮助被害人李某等人获取工程项目,后陆续向李某等六名被害人骗取钱款共计人民币29万余元,所得钱款均用于偿还网络贷款、日常开销以及经营婚纱摄影店等。

日前,嘉定区人民检察院依法以诈骗罪对被告人王某提起公诉。(通讯员  杨嘉晨)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社会 A06一男子冒充身份, 以介绍工程为名行骗 2022-12-13 2 2022年12月1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