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晓东方》
导演:高希希
编剧:龙平平 秦溱
主演:张嘉益 刘涛 李泽锋
乔振宇 冯绍峰
制片国家/地区:中国首播:2022-12-23
集数:37单集片长:41分钟
内容简介:
《破晓东方》改编自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获奖作品、已故作家刘统的纪实文学《战上海》,将丹阳集结、月浦血战、银元之战、米棉煤“两白一黑”之战、打击盗匪、清除敌特、接触“大轰炸”等历史事件高度故事化、艺术化,用影像还原了中国共产党治理特大型城市的历史性“大考”。正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进行经济建设、城市管理的光辉实践,为上海的发展与繁荣打下了坚实根基。《破晓东方》以丰富的细节呈现出历史的肌理,让观众体会到中国共产党为何能得到人民的拥护、为何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破晓东方》聚焦于上海解放第一年,全景呈现了中国共产党从“战上海”到“建上海”的艰辛历程。
《破晓东方》由高希希导演,龙平平、秦溱担任总编剧。作为长期从事党史研究的专家,《破晓东方》总编剧龙平平曾创作《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觉醒年代》等热播剧。在他看来,《破晓东方》集中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也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是“武能安邦、文能治国”的政党。表达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是全剧的鲜明主题。
用一年多时间让上海旧貌换新颜,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日前,原中央文献研究室副秘书长、第三编研部主任龙平平接受了媒体访问。
问:作为一部反映中国共产党人解放上海后接管、建设上海的电视剧,《破晓东方》最大的突破是什么?
龙平平:近年来,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进入创作高峰,但尚无一部集中反映党在新中国成立后如何接管政权、巩固政权,如何管理好一座中心城市的经典电视剧作品。
上海解放第一年堪称党在执政初期考验中反应最明显、斗争最激烈、困难特别多的战场。
北平是和平解放的,上海是打下来的,而国民党在上海留下的是一个难以收拾的烂摊子。第一次走进大城市的中国共产党,能不能管理好这座远东第一大都市、中国最大的城市和经济中心?美国人放言,共产党进得了大上海,不出三个月就要退出来。在国际舆论普遍不看好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用一年多时间让上海旧貌换新颜。
《破晓东方》叙事的历史背景正是安放在上海解放一年间,填补此前同类电视剧尚未触及的叙事空白。
问:何谓“破晓”?该剧用浓墨重彩的笔墨呈现了攻占百老汇大厦的战斗,据说写到这里您忍不住落泪,为什么?
龙平平:解放上海最激烈的战斗是打到苏州河北岸,当时敌人在百老汇大厦等高处据点负隅顽抗。
若是用炮我们很快就能结束战斗,但为了保护城市、让人民少受损失,我们坚决不用重炮。前进道路被封锁,我们就利用敌人原有工事掩护、攻击,宁可让子弹从头顶飞过,也不进民房躲避,不使用火炮。为此,很多战士倒在了上海解放前夜。
经过激烈战斗、付出巨大牺牲,我们的军队实现了“军政全胜”。宁可牺牲自己也要保护人民,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人民军队的先进性。
我们在剧中浓墨重彩地艺术化地呈现了这一历史场景。为了攻占百老汇大厦,27军某营营长代降龙与战友组成敢死队,一个营的战士、几百人冲向百老汇大厦,一个个倒在了冲上顶层的楼梯上。在这场战斗中,解放军还救下了一名难产的产妇。
最后,代营长冲上楼顶升起红旗,升旗的那一刻又冒出几个敌人,他消灭敌人的同时自己也壮烈牺牲了。此时婴儿终于降生,代营长的弟弟迎着朝阳托起了刚刚出生的婴儿,一个新的社会、新的世界到来了,这就是“破晓”。
“破晓”的意味为“打破一个旧世界,建设一个新世界”。
问:在“战上海”“建上海”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具体怎样把不可能变为了可能?用一年多时间让上海旧貌换新颜,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龙平平:从革命党走向执政党的历史进程中,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接管大城市、执政大城市。
《破晓东方》展现的,就是党在新中国建立过程中如何克服重重困难,用一年多时间把上海从一个国民党留下的废墟,治理成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新兴大都市。
首先是银元之战。解放军一进上海,首先面临的就是用什么货币来解决500万上海人民的吃饭问题。当时,一麻袋金圆券才能买到一斤大米,老百姓的日子没法过。党中央明确提出,军队推进到哪里,人民币必须要跟到哪里。
为了让老百姓得实惠,我们党决定用人民币兑换老百姓手里的金圆券。但证券大楼的一些投机商却乘机哄抬银元价格、抵制人民币。这是一场严峻的斗争,如若不能将其打压下去,受损的还是老百姓。最终我们采取查封证券大楼的手段解决了问题。
其次是米棉之战。当时全国尚未完全解放,加上国民党封锁沿海地区,大量物资运不进上海,造成大米、棉花、煤炭“两白一黑”物资供应紧张。中国共产党举全国之力支援上海“应战”。
《破晓东方》展现了1949年7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组织召开的上海财经会议,还原了当年华东、华北、华中、东北、西北5个地区共同支援上海的景象。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生动体现。
接下来还有贸易之战、反特之战以及粉碎国民党空军轰炸的军事之战。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交出了一份让人民满意的答卷:短短一年多时间,就把一个经济崩溃、民生凋敝,官僚资本、外国资本、国民党残余部队、敌特、帝国主义势力鱼龙混杂、利益关系盘根错节的旧上海,成功建设成万象更新、充满生机活力的新上海。这是中国共产党把不可能变为可能的鲜活案例。
中国共产党“出战”的底牌,是为民族谋复兴的执政理念和为人民谋幸福的高尚情怀,体现的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所以说,《破晓东方》是《觉醒年代》的续集和升级版。
《觉醒年代》讲的是在风雨如晦的中国,无数志士仁人经过上下求索得出结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破晓东方》则是用最生动、最具说服力的事实证明,中国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发展。前者表达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后者表达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问:《破晓东方》里出现了不少干部角色,他们与人民群众的鱼水关系令人感动。作为党史学者,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正风肃纪反腐,让您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龙平平:《破晓东方》一剧中,老一辈共产党人对待权力、对待群众的方式,让很多观众印象深刻。一个政党最难的就是历经沧桑而初心不改、饱经风霜而本色依旧。
党的十八大伊始,面对腐败现象滋生蔓延势头,党中央以雷霆之势反腐惩恶,纯洁党的队伍,保持党的先进纯洁,这是非常了不起的一件事情。我们有力遏制住了腐败蔓延势头,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这本身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势。
全面从严治党、反腐败力度这么大,全党同志都能够支持和认可,这本身也是党的力量所在。
我们党执政到现在,已经70多年了。一些人容易在光环照耀下,出现忽略自身不足、忽视自身问题的现象,一些人容易在不知不觉中形成小圈子、小团伙,破坏党的团结统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经常讲跳出历史周期率问题。毛泽东同志在延安的窑洞里给出了第一个答案,这就是“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
经过百年奋斗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的实践,我们党又给出了第二个答案,这就是自我革命。自我革命是党的先进性的集中体现。
我们党之所以有自我革命的勇气,是因为我们党除了国家、民族、人民的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的特殊利益。
(整理自中国纪检监察报、中国青年网等)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