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胡蝶飞 通讯员 程一婧
本报讯 夫妻同住在一个屋檐下,因生活琐事发生口角摩擦本是家务事,但一旦实施家庭暴力时,不仅受害者身心受到侵害,施暴者则可能承担严峻的法律责任。近日,静安法院妥善处置一起涉家庭暴力纠纷案,发出人身安全保护令,以“法”之名为长期遭受丈夫家暴的冯某撑起了“保护伞”。
冯某和钟某是夫妻关系,冯某多次遭受其丈夫钟某的家庭暴力。2022年5月的一天,冯某与女儿小钟为晚上喝牛奶还是喝咖啡发生分歧,没想到的是,当时正在隔壁房间的钟某不问缘由地冲入房间,当着女儿的面,便开始殴打冯某,致使冯某受伤。但冯某考虑到女儿即将高考,为避免丈夫获刑影响女儿前途,且丈夫主动认错表示反悔后,也已对自己进行赔偿,于是冯某决定谅解丈夫。但好景不长,之后的生活中,钟某仍未收敛,时常用语言和肢体威胁冯某。女儿小钟因此产生心理阴影,冯某也不愿再忍受丈夫的家暴,两人遂向静安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希望钟某不再进入她和女儿的住所,打扰两人的生活。
审理中,双方各执一词。钟某称自己当天动手打人是事出有因,冯某在生活中一直恶语伤人。而冯某则坚持认为自己长期以来遭受钟某家庭暴力,对自己和女儿造成极大伤害。
静安法院未成年人与家事案件综合审判庭在受理案件的当日便与彭浦新村街道办事处取得联系,立即赶赴申请人冯某和女儿小钟所在社区法庭审理该案,彭浦新村街道居委干部和彭浦新村派出所民警旁听庭审。
经审查,法院认为虽然冯某对钟某的殴打事件已经谅解,但考虑到申请人冯某及其同住人小钟仍有遭受家庭暴力或者面临家庭暴力现实危险的情形,且申请人小钟正处于高考复习阶段,为保障两位申请人的人身安全和生活安宁,遂当庭裁定作出人身安全保护令,并向当事人发放了《家庭教育责任告知书》。
姚法官告诫钟某,夫妻间发生矛盾和摩擦很正常,解决矛盾的方式有很多种,家庭暴力只会让事态一发不可收拾,法律对家庭暴力更是零容忍。同时,法官还对冯某和钟某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告诫双方作为父母应当正确履行家庭教育职责,在教育子女时注意方式方法。女儿小钟高考在即,双方应当搁置矛盾,为女儿顺利高考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感谢法官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开庭审理,有了这个人身安全保护令,我们母女俩的生活终于能够回归正常了。”申请人冯某向法官表示感谢。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