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2版:周末看点

冒用弟弟身份借款还想赖账 终因诈骗获刑

本文字数:1332

□法治报通讯员  王晓阳

法治报记者  徐荔

男子冒用弟弟身份写欠条向他人借钱,以为这样即便赖账也没人能找到他,却没想到自己非但逃避不了还款,最终还被以诈骗罪判处刑罚。日前,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检察院办理了这样一起哥“坑”弟的案件……

起诉欠钱不还发现告错了人

余先生和“利奥”(化名)的相识源于朋友介绍,觉得和“利奥”关系还不错的余先生没想到对方竟然会“杀熟”。事情要回到3年前。

2019年初,“利奥”联系余先生,说自己因为生意周转需要资金,想向余先生借点钱。当然,这笔钱不是白借的,“利奥”表示自己有一套房待拆迁,很快就能分到拆迁款,到时候就可以连本带息还清欠款。余先生略作考虑后就同意了,借了7万元给对方。“利奥”也当场签下借条,承诺当年6月底还清钱款,并在借条上署名“崔某甲”,写上了身份证号码等信息。为了让余先生放心,“利奥”还将有“崔某甲”身份信息的驾驶证出示给了余先生核对。于是,余先生以为“利奥”的真实姓名就是“崔某甲”。

一晃近半年过去,还款期限到了,余先生向“利奥”催款却发现怎么也联系不上他。几经周折好不容易找到“利奥”后,他却对还钱的事顾左右而言他,频繁找借口拖延还款。就这样一来二去拖了一年多,始终无法拿回欠款的余先生只得提起民事诉讼,起诉的对象是借条署名人“崔某甲”。

然而,到了开庭那天,在庭审现场的余先生却意外发现应诉人崔某甲并非向自己借钱的“利奥”,他根本不认识对方。莫名被告的崔某甲也是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他明明没有向他人借过钱,却突然成了被告,而且借条上的姓名、身份证号的确都是他的。联想到自己的驾照曾遗失补办,崔某甲猜测是自己的身份信息被他人冒用了。

后来听了余先生对事件的描述,崔某甲猜测这个借钱的“利奥”很有可能是他的哥哥。法院告知余先生,此事可能涉及诈骗犯罪,建议余先生报警。

赌博成瘾冒用弟弟身份借款

“后来我又多方联系,终于找到‘利奥’,当面质问他,他这才承认自己叫崔某乙,是冒用了他弟弟崔某甲的身份信息签了借条给我。”余先生告诉检察官。

办理本案的检察官发现,“利奥”的真实姓名其实是崔某乙,他沉迷赌博、负债累累。虽然家中的确有房要拆迁,但崔某乙已在多年前获得过拆迁补偿安置,此次家中房子拆迁,法院已经裁定崔某乙并不能分得第二套房子的拆迁款。崔某乙所谓“用拆迁款还借款”只是为了博得余先生信任而编造的谎言,他并不具备还款能力。

“他以前常说身体不好,让我给他开车,可能哪一次我大意将驾照落在他的车上了。后来我找不到驾照也问过他,但他说没见过。”崔某甲回忆。崔某乙到案后承认自己是拿着弟弟的驾照,以弟弟的名义向余先生借款,而且借来的钱也没有用于公司经营,全被他赌博用完了。

虹口区检察院认为,崔某乙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他人财物,数额巨大,其行为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应当以诈骗罪追究其刑事责任。近日,法院以诈骗罪判处崔某乙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并处罚金五千元。

检察官表示,很多刑事案件背后的诱因都与赌博有关,赌博行为害人害己,广大人民群众要自觉远离赌博,摒弃陋习。司法机关也将严厉打击赌博违法犯罪行为,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周末看点 B02冒用弟弟身份借款还想赖账 终因诈骗获刑 2023-02-24 2 2023年02月2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