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季张颖
本报讯 昨天下午,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启动建设两周年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建设成果相关情况。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2021年以来,商务区经济连续两年实现两位数增长,各项经济指标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两年来实现50个高频事项长三角通办,全力打造国际中央法务区成为全国法律服务新地标,落地40家法律服务机构。
2021年2月国务院批复的《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擘画了“一核两带”发展蓝图。两年来,商务区不断推动大商务、大会展、大交通、大科创“四大功能”深度融合,提升核心功能,打造区域经济增长新引擎。
上海市副市长华源介绍,两年来商务区通过主动走出去举办长三角企业家圆桌会,精准发力吸引民营企业总部、跨国公司总部类机构、贸易型总部等。两年来商务区累计吸引和培育总部类企业500多家,其中经市级认定的跨国公司总部企业44家、外资研发中心11家、民营企业总部44家、贸易型总部13家。
“2021年以来,商务区经济连续两年实现两位数增长。2022年,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税收收入398.71亿元,同比增长15.2%;实到外商投资同比增长100%,吸引产业投资总额同比增长超60%。”华源在发布会上给出了这样一组数据。
在制度支撑上,颁布施行了《上海市促进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发展条例》,强化法制化制度保障。编制实施商务区“十四五”发展规划、国土空间中近期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和综合交通规划,努力实现一张蓝图管全域,构建协同联动规划体系。持续推进29项国家政策和20项本市支持举措,出台商务区民营企业总部和贸易型总部政策,构建多层次政策体系。
“两年来,商务区实现50个高频事项长三角通办,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华源介绍,在此过程中,通过全力打造的国际中央法务区成为了全国法律服务新地标,落地了40家法律服务机构。同时商务区探索建立了长三角知识产权保护高地,完善知识产权保护联动体系。组织编制了商务区核心区景观风貌控制导则、城市管理精细化行动计划。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两年来,商务区也在持续放大进博会溢出效应。按照越办越好要求,高质量承办两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分论坛。通过做大做强虹桥进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6+365”常年展销平台,集聚来自90多个国家地区的9万多种商品,推动展品变商品、展商变投资商,并更好联动“两带”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
“高水平推动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建设,下一步要着力突出加强流量价值挖掘创造、推动总部经济能级提升、深化贸易功能内涵拓展、强化城市更新和基础设施支撑等四方面重点,持续提升产业高度、增强要素密度、拓展开放深度,打造枢纽核心功能,凝聚各方合力,大胆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把《总体方案》的宏伟蓝图转化为施工图、实景画,努力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生动实践范例。”华源表示。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