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报记者 陈颖婷
新冠疫情期间,医院的防疫压力也随之增大。在3年常态化疫情防控中逆行的,还有一批跟随师长并肩战斗的住院医生。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作为我国医学生毕业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生成长的必由之路,也是国际通行惯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为社会输送了大批合格住院医师,但同时它也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得到进一步加强。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范先群就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建议。
他们是医师队伍的重要组成
范先群指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培养合格医学人才、提高整体医疗卫生水平、满足人们日益增加的卫生服务需求的重要途径。
目前,所有新进医疗岗位的本科及以上学历临床医师,全部接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国医师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已累计培训住院医师近95万人(每年新增约10万人),占中国医师总数的22%(2022年中国医师总数428万),是医疗机构医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范先群说,在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中,住院医师始终战斗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参与2亿多人的诊治,近80万重症患者的有效救治,成为守护人民健康的重要力量。
“住培”工作还需迈过三道坎
然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已开展近十年,在实际工作中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
首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支持力度有待提高。
范先群表示,住院医师在临床和科研工作上任务重、压力大,在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还有学业任务。培训结束后,住院医师还要面临再就业压力等问题。现有的培训体系设计主要关注住院医师临床业务能力的培训和提升,在住院医师的价值引领、心理健康、人文关怀等方面有待加强。
其次,住院医师培训基地建设亟需加强。
他指出,目前规范化培训基地水平不一,教学水平也参差不齐,为了更有效促进住培学员的成长,同时更好地推动医院的发展,需要对培训基地的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
第三,住培尚未建立比较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如果单纯以住培学员的考试成绩或者基地经费投入作为考核的主要方式,缺乏一套科学的考核标准,那么规范化培训只会流于形式,不能满足住培的实际需要,从而影响医师的积极性,最终降低规范化培训效果。”范先群指出,许多医院对于住培仅仅局限于培训,对参加住培的住院医师综合素质的提高情况,住培对医院临床、科研等发展的积极作用、患者的满意度等关注不够。此外,在住培绩效考核实施过程中也存在诸如缺乏激励机制无法保证薪酬标准、住培学员及带教老师积极性不高、培训质量有待提高等问题。
全面加强对住院医师的关爱
为此,范先群建议结合GDP增速在已经实施9年的中央财政补助额度,每人每年3万元的基础上按固定期限(如每三年)予以一定比例的上调,并按周期定期增加。同时严格考核“同工同酬”的执行情况,确保住院医师的薪酬福利得到保障。
他建议相关人社行政主管部门基于本地实际情况出台相关政策或指导意见,增加教学实绩在职称晋升中的维度和权重,以此激发临床医师的教学热情和工作动力,吸引更多的善于教育、长于教学的优秀临床医师进入“教学赛道”,为高质量培养住院医师储备优秀临床骨干教师。
“在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中,广大住院医师逆向而行,战斗在抗疫最前线,为抢救患者生命日夜拼搏,涌现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优秀事迹,成为抗击新冠疫情战场上值得尊敬的一股重要力量。”范先群建议,对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可以加强相关事迹的宣传。同时,进一步加强住院医师的心理关怀,交流沟通培训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推进系列民生工程,解决住院医师的实际问题。
在他看来,建立激励机制是促进住培绩效提升的关键。他建议把绩效考核结果作为住院医师提高薪酬、职称晋升、出国研修等方面的的依据,同时与科室绩效紧密挂钩,提高带教老师和学员的积极性。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