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1版:维权周刊

盗用人脸信息须严惩

本文字数:514

人脸识别是人工智能技术的重要应用。随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人脸识别技术逐步渗透社会生产生活各方面,在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导致个人信息保护问题日益凸显。人脸信息属于敏感个人信息中的生物识别信息,社交属性强、易采集,具有唯一性和不可更改性,一旦泄露将对个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造成极大危害,甚至危及公共安全。本期“专家坐堂”介绍的就是包括盗用人脸信息在内的信息化产业违法行为的典型案例。

实践中,一些滥用人脸信息侵害公民合法权益事件频发,引发社会高度关注和担忧。不法分子通过对肖像照片的技术处理,合成符合实时人脸认证的虚拟肖像视频,突破识别系统,实施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犯罪。人脸信息一旦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公众不仅要承受个人信息泄露所造成的焦虑,还可能会遭受实质性的经济损失。

因此,人民法院必须严厉打击利用技术漏洞侵害他人财产利益和计算机系统信息安全犯罪,对同类犯罪行为起到威慑效果。同时,相关部门应警示公众既要加强自身信息安全保护,又要依法合理使用他人信息,提示相关企业高度重视人脸识别等信息技术的迭代升级,筑牢抵御违法犯罪的技术壁垒,守好技术进步带来便捷之时的法律底线。  金勇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维权周刊 B01盗用人脸信息须严惩 2023-03-07 2 2023年03月0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