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报记者 胡蝶飞
今年是毛泽东同志批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60周年暨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20周年。
日前,记者从虹口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专题部署会暨“虹馨·三所联动”工作机制推进会上获悉,该区创新推广的“虹馨·三所联动”工作机制聚焦基层矛盾纠纷联动快处,高效多元地化解纠纷争议,1年多来已取得显著成效。
数据显示,上述机制推广以来,已主动排摸纠纷2700余起,化解突出矛盾590余起,全区纠纷类警情环比下降40.5%,成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生动虹口实践。
“我们希望为百姓提供便捷高效专业的法律服务,让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成为虹口的全民共识、特色标识。”会上还宣布了获评十佳案例名单,并就深化推进“三所联动”工作进行部署。
工作一年未签合同
职员要求双倍赔偿
“我从去年3月到这家公司工作,到现在都没跟我签过劳务合同,现在还要无故降薪,我不接受。我要求双倍赔偿。”
“当时疫情原因拖延了一下,一直没签合同确实是我们存在问题,但你要求每个月双倍赔偿,我们也很为难。”
近日,在虹口公安分局嘉兴路派出所的“虹馨·三所联动”纠纷调解室内,一起劳动纠纷正在调解,企业负责人刘先生和职员李先生各抒己见,不肯退让。
原来,今年伊始,由于公司效益不佳,不甘被降薪的李先生向入职不到一年的公司提出了离职,但在与公司就离职补偿方面产生了分歧。
李先生认为,自去年3月入职该公司以来未曾签署过劳动合同,依照相关法律理应获得双倍赔偿金。
但企业负责人刘先生却主张,过去一年里企业经营业绩不理想,未与李先生签署劳动合同也是由于当时的客观原因限制,况且用工期间李先生获得的薪资和福利与其他员工无异,“双倍赔偿”难以接受。
虹口区司法局在受理该起纠纷后,迅速引入了“虹馨·三所联动”(基层派出所、司法所、律师事务所)工作机制。
眼看场面即将陷入僵局,虹口区嘉兴路街道调解员请出在场的律师从法律角度现场“释法”。
“根据《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公司有签订劳动合同的义务……”“刚刚律师从法律层面给你们进行了解释,我现再从情理层面讲一讲……”最终,在民警、律师和人民调解员于法、于理、于情的反复劝说下,这起劳动合同纠纷当事人达成一致并签下了调解协议书,双方握手言和画下圆满句号。
成功化解劳资纠纷
保障务工人员权益
这样的案例并非个案。
2023年1月16日中午,虹口公安分局江湾派出所接到几位农民工的求助,称工程方无法在春节前支付薪酬,工人们不甘两手空空回家过年,于是多次上门讨要,但工程方始终未给答复,双方还多次为此闹得不欢而散,甚至恶语相向。
民警细致了解发现,工程方并非恶意拖欠薪资,而是因为分包方验收评估手续办理的延误导致工程无法按期交付,按合同可以暂不打款。但工人们却认为,自己辛苦数月却要空手而回,何况评估验收手续的拖延并非自己导致。为了及时化解这起矛盾,厘清个中的法律关系,民警及时引入了“虹馨·三所联动”工作机制。
其间,律师向双方解释,合同约定工期完成结清报酬,但工程未如期完工交付是由于部分客观原因导致的,故劳动报酬结算可以通过双方协商解决。由此,工人们看到了希望,工程方得到了法律支撑。在调解员、民警与律师的劝说下,最终工程方同意先行支付部分款项,农民工们也保证在春节后约定时间完工,双方落笔协议,这起劳资纠纷终于在春节前得到圆满化解。
据介绍,今年春节前夕,通过“虹馨·三所联动”工作机制共成功化解劳资纠纷35起,为不少来沪务工人员的返乡过年增添了一份保障。
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协同打出“组合拳”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在社会基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2022年以来,在虹口区委、区政府领导下,虹口区委政法委牵头区公安分局、区司法局,会同各街道党工委、律所持续深化“虹馨·三所联动”矛盾纠纷化解机制,深入抓好常态化风险隐患排摸、矛盾纠纷调解调处工作,协同打好平安虹口建设的“组合拳”。
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虹口区已建成9个派出所纠纷调处室、8个法律服务工作站、198个居委法律服务室,签约9家律师事务所,通过坐班和预约相结合,每周不少于2个半天接待,为百姓提供便捷高效专业的法律服务。
“原来我们各家都是‘单打独斗’,现在有了联动机制,能更好形成共建共治共享合力,真正让矛盾化解在基层。”虹口公安分局治安支队副支队长李栋庭告诉记者。
主动排摸纠纷
化解突出矛盾
随着“虹馨·三所联动”工作机制深入推广,这些原本只设在虹口各个派出所的“虹馨”调解工作室,逐步向社区议事厅、商圈警务站、高端商务楼、建设工地等每一个需要的地方延伸。
去年8月,北外滩来福士商场地下一楼的警务站内,用过午饭后,虹口公安分局滨江治安派出所民警把大桌子挪到屋子中间,又搬来数把椅子,将办公室简单布置成适合座谈的环境。下午1时,一位律师、两位人民调解员,商户品牌方,与商家产生矛盾纠纷的当事人……
原来,这个商场里的警务站,同时也是“虹馨”调解工作室。
记者了解到,2022年,嘉兴地区的太阳宫、北外滩地区的来福士和白玉兰等商圈建成调解工作室,北外滩地区在部分建筑工地也建成了调解工作室,这些点位的布设都起到了应有的效果,在劳资纠纷、商业纠纷的化解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依托“虹馨·三所联动”工作机制,企业的需求被及时了解,中小企业也能获得免费的“法治体检”和普法服务,帮助企业有效解决各类法律问题,特别是针对劳动关系、工资支付、补贴补助及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所涉及的合同履行、融资借贷等经济纠纷,不仅将矛盾纠纷化解决在萌芽状态,还为企业生产经营给予有效支撑,营造良好的法治营商环境。
据统计,自“虹馨·三所联动”工作机制在虹口区推广以来,主动排摸纠纷2700余起,化解突出矛盾590余起,全区纠纷类警情环比下降40.5%。
一年多来,“虹馨·三所联动”机制已经成为虹口传承和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实践探索,也是该区创新基层治理的特色品牌和金字招牌。
“下一步,我们将在实践中更好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抓前端、治未病’,推动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和调处化解,以更高站位、更强担当、更大作为助推新时代‘枫桥经验’在虹口生根发芽、熠熠生辉。”相关负责人表示。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