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7版:法治随笔

貉以为家

本文字数:858

□王  洪

上海市林业总站、复旦大学共同发起“貉以为家”公民科学家项目,招募150多位志愿者,对本市多个小区进行野生貉分布情况的调查,闵行、松江、金山、杨浦、静安、浦东等地今年都有新的貉点位出现。

这次运用“公民科学”的方式,对城市野生哺乳动物进行调查,显示出貉在城市环境快速扩散的特性,貉在小区平均数量为10.82只。7个小区的貉数量大于或等于10只,由此引发居民投诉。同时,发现如果居民投喂猫粮及小区湿垃圾处理不当,会显著影响貉出没的情况。

近年来上海居民小区貉出没情况多有发生,媒体也多次报道,如到了夏季夜间,常有貉在小区里流窜和觅食,这种本地不多见经常在夜间出现的食肉动物,引发居民恐慌和担忧。疫情期间,有的小区因为没有居民投喂猫粮,流浪猫大量减少。而同样出于投喂的原因,有的小区出现老鼠般大小、明显是刚出生的幼小貉,堂而皇之在小区道路觅食,引得中小学生心生好奇,纷纷前来拍照玩耍,物业工作人员和家长都非常担心。

随着貉出现在小区里的情况越来越多,引发安全问题的几率也在不断增加。这次调查启示我们,要努力发挥社区志愿者作用,以这次开展“貉以为家”的做法为例,组织更多的公民科学志愿者,通过专业机构的动员和培训,让以往没有任何经验的小区市民亲身参与,完成野生动物情况科学调查。通过调查了解,让居民进一步科学地认识貉的来源,了解如何避免貉的繁殖,同时也认识到在小区内随意投喂猫粮,会显著导致貉数量的增加,帮助物业和相关部门制定长远有效的治理方案,这对于上海今后的野生动物保护,具有相当大的借鉴价值,为寻找有效的防治方式提供参考,减少小区哺乳类野生动物的繁殖和蔓延。

野生动物进城是文明小区创建的一道必答题。通过让小区普通市民一同参与科学调查,能为相关部门制定野生动物保护的“上海方案”提供参考。总结这次调查,得出的应对方法有:将放猫粮的地方架高,防止貉吃到;以及修补建筑沉降缝,降低貉在小区里安家的可能;包括举办针对性的科普讲座,避免和减少可能的“人貉纷争”。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随笔 B07貉以为家 2023-03-10 2 2023年03月10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