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家俊
黄浦江畔,提篮桥监狱犹如一个步履蹒跚的历史老人,走过了100多年的岁月,它不但具有司法功能,是闻名中外的刑罚执行机构,而且还是具有很大的文化历史价值,1994年2月被市政府列为上海市第二批优秀建筑保护单位。如今,提篮桥监狱除了大家熟知的橡皮监、风波亭及各种铁窗、铁门、锁具外,还有消防设施和窨井盖都具有文物价值。
1999年12月29日,在一片管乐声中,位于提篮桥监狱内的“上海监狱陈列馆”正式开馆迎客,其内容立足上海,辐射全国,反映百年余来监狱专题的行业博物馆。陈列馆里有两只窨井盖,让不少人很好奇,这看似普通的窨井盖,其中究竟蕴涵了什么玄机?
我国许多大中城市遍布高楼大厦,建筑物鳞次栉比,而地下则蛛网密布,埋设了许多地下管道,如下水道、电力管道、煤气管道、雨水管道、自来水管道、通讯管道、国防管道等,这些管道每隔一定距离,都有一个通向地面的出口,由管道到地面的这一段称为窨井,用来遮盖窨井的盖子,叫窨井盖。窨井盖通常用水泥、金属、强化塑料等材料制成,窨井盖上一般都注明井下管道的用途和管养单位甚至电话等信息,如有的窨井盖就标有“雨水”“上水”“电信”等字样。
窨井种类繁多,但窨井盖却几乎“千城一面”,绝大多数都是黑乎乎的一个铁盖,而提篮桥监狱的窨井盖却有特别之处。笔者多年前曾对提篮桥监狱使用中的窨井盖作过一次“微调查”,发现窨井盖有若干种,多个类型,从形状看,有圆形、方形的两大类,圆形的直径为54厘米,正方形的边长为49厘米。每个井盖上都镌刻着不同文字,反映了多种信息。英文版常见的有S.M.C./P.W.D,其中S为上海的英文的首字,M为工部局英文的首字,G是监狱的英文首字。S.M.C./P.W.D,就是当时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工务处的英文缩写。也有中文字,如“上海市监狱”,但其书写顺序,与目前的从左到右相反,是从右到左。
这些窨井盖也是提篮桥监狱的一本本“实物档案”,它留下了历史的痕迹,文化的基因。在担负着市政工程使命的同时,充盈着浓浓的人文气息,给提篮桥监狱历史增添了一缕淡雅的古典风情。好多次,笔者陪同参观的人群中,一些熟悉上海历史,又通晓英文的学者、师生,在不经意间发现脚下这些窨井盖上的文字,这些另类的风景给人平添了一份意外的惊喜。(作者为近代监狱史学专家)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