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4版:情感档案

为了你,我要好好活着

本文字数:4232

贰柒 制图

□口述:张生  记录:林可依

张生年轻时,整天忙于工作,家务、孩子全都扔给了妻子打理。正是因为有了妻子的默默支持,他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并做出了一点成绩。

退休后,张生决定要好好弥补妻子这么多年的付出。他带着妻子享受美食,带着妻子出去旅游,总算让妻子过了几天好日子。然而没有享受几天,妻子却因病倒下了,而且再也没能起来。张生深感自己对不起妻子,但妻子却在临终前感谢他在她生命的最后几年给予她的幸福和快乐。同时也希望在她走后,他能好好地生活,过得开心、快乐。

张生醒悟过来,只有自己好好地健康地活着,才是对妻子最好的纪念。

我的退休生活过得充实而快乐

又是一年春暖花开的季节。早晨,我照常早早地起了床,简单梳洗一下,便带着小狗旺旺出门遛弯去了。一路上,活泼好动的旺旺这里闻闻,那里嗅嗅,还不时地停下来和熟识的狗狗玩伴打声招呼,嬉闹一番。

而趁着狗狗们玩闹的时候,我也和其他狗狗的主人聊会儿天,说会儿话。眼看着遛狗遛得差不多了,我就带着旺旺去菜场里逛一圈,买点简单的菜蔬鱼肉,再到点心店买点点心,拎着满满一袋战利品,我牵着旺旺回家了。

回到家,先解决了旺旺的吃饭问题,便轮到我自己的早餐时间了。先用破壁机打一杯营养丰富的五谷杂粮粥,然后配着刚买的干点心,热腾腾地下了肚,整个人都变得元气满满起来。

看一会儿电视里的早新闻,稍事休息之后,我便骑上心爱的山地车开启了每天雷打不动的浪漫之旅。而所谓的浪漫之旅就是一路骑行到滨江大道。然后吹吹江风,看看风景,坐在江边的长椅上休息一会儿,感受一下春的味道。

大约10点左右,我骑上车回到家,开始为自己准备一顿营养丰富的午餐。吃过午餐后,我会睡个午觉。起床后,练一会儿书法,收拾收拾家务,再准备晚餐。晚餐后继续带着旺旺出去遛弯,遛弯回来,旺旺睡觉,我则看看新闻,刷刷手机。充实而忙碌的一天便这样过去了。

到了周末,我约上几个老同事,一起去公园里踏青赏花。徜徉在樱花树下,大家一起聊聊天,拍拍照。到了中午,在公园的空地上铺一张台布,拿出各种面包、熟食、饮料,别有风味的野餐就此开始。大家边吃边聊,心情就和天气一般,阳光明媚。晚上回到家,我把白天拍的照片进行一番再加工,然后放在群里和大家一起分享,点赞的同时,老友们都纷纷夸我能干,把电子设备玩得溜转。一片赞扬声中,我的心情越发愉快。虽然已经年逾古稀,但是依然能感觉生活的美好,对未来也充满了期待和憧憬。

当年的妻子是下嫁给我的

看到我的状态,朋友们纷纷表示羡慕。一个单身老头儿,日子不但没有过得一团糟,反而比大多数同龄人都过得更有滋有味。其实,我偶尔也会觉得孤单,会想起妻子慧珍,如果她还活着,还在我身边,那我的生活一定会比现在更幸福。但是短暂的伤感过后,我还是会打起精神,继续过好自己的每一天。因为,好好地活着,快乐、健康地活着,就是慧珍对我的期许。

和所有那个年代的人一样,我和慧珍是通过媒人介绍认识的。当时很多人不看好我们两个谈恋爱。反对声主要来自慧珍那边。慧珍在厂里当工人,而我在学校做老师,那个时候企业的效益比学校好得多。慧珍的小姐妹都劝她:“你怎么那么傻,和老师谈恋爱。你不知道老师有多穷吗?”可是慧珍却不为外人的言辞所动。她坚定地认为我人品好,有文化,和我在一起踏实、可靠。因此她拒绝了很多条件比我好得多的对象,选择我作为自己的终生伴侣。

其实,慧珍当年那些朋友的意见不无道理。力排众议和我在一起后,慧珍的日子过得并不好。不仅仅是物质上我不能给她提供优越的生活条件,在精神上我也亏欠她很多。虽然作为老师,我的收入并不高,但工作上也一点不轻松。那时我要教两个班的数学,每天上课、备课、批改作业,时间都排得满满的。根本无暇顾及家里。家里所有的家务都交给了慧珍打理。后来有了孩子,也是慧珍一个人又管家务又带孩子,还要上班。

为此,我心里感觉挺愧疚的。可是慧珍从来没有一句抱怨的话。她说,老师是一个高尚的职业,职责就是教书育人,不能计较太多。既然选择了这份职业就要好好干,不然对不起学生,也对不起那些把孩子交给老师的家长。慧珍不会说什么大道理,她这些朴素的话语让我听了很是感动。我知道自己无以为报,唯一能做的就是好好工作,好好教书,不辜负她对我的付出。

我发誓以后要报答她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为了增加教师收入,兴起了办校办工厂的热潮。我有幸被学校领导看中,担负起了承办校办厂的重任。

教了半辈子的书,从来没和经济打过交道的我,不得不从头学起,开始了艰难的创业之路。从搭建厂房,到找销售渠道,再到各种内部管理,一桩桩一件件都不容马虎。毫不夸张地说,每天从睁开眼开始,一直到晚上上床睡觉,我都没有一丝空闲的时候。最后实在太忙了,我干脆卷起铺盖,搬到了学校里去住。

经过几年的辛苦努力,校办厂越办越好,每年都有几十万元的盈利。这在当时的年代已经非常不错了。校办厂有了钱,老师们的收入也增加了,福利待遇也提高了,这让我非常自豪。学校领导和老师也都对我的工作非常肯定。那些年,我年年都被评为先进,各种荣誉、奖项也获得了不少。但我清楚,这些荣耀的背后,都是慧珍默默无闻的付出。她不仅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把儿子也培养得很优秀。儿子从重点大学毕业后,进了500强外企工作,从普通员工成长为了中层管理。亲戚朋友都夸我福气好,拥有这么优秀的儿子,其实我自己知道,这些都是慧珍的功劳。儿子不止一次地和我说过,是慧珍的言传身教让他学会了刻苦自律。他和慧珍一样,都是不声不响的性格,但心里却特别有主意。他一直都在默默努力,想要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想作出一番成绩,成为我和慧珍的骄傲。

说真的,我非常感谢慧珍,感谢她帮我打理好后院,让我能把全部的心思放在工作上;也感谢她帮我培养了这样一个优秀的儿子。从那时起,我就在想,等以后退休了,有了时间,一定要好好弥补慧珍,多陪伴她,多为她分担一些,让她也能过上几天舒心的日子。

好好活着,才是对她最好的纪念

十二年前,我终于退休了。那时,慧珍也已经退休好多年了。儿子已经结婚成家,不需要我们操心了。我和慧珍说,现在也该是我们好好享受生活的时候了。

慧珍笑着附和我,可实际上她还是想不穿,舍不得吃、舍不得穿也舍不得玩。每天最大的乐趣就是整理家务,照顾我,把我喂得白白胖胖。我知道她勤劳、省俭惯了,要靠她自己去改变生活习惯一时半会儿很难。

没办法,我只有使用强制手段了。

知道慧珍喜欢吃甜食,我就常常自作主张,给她买些新鲜时令的水果回来。草莓、芒果、进口猕猴桃、车厘子,昂贵的价格常常让慧珍心疼不已。可是唠叨归唠叨,我看得出慧珍还是满心欢喜的。看她吃得香甜,我心里比什么都高兴。

有时候我也会找了种种借口带慧珍去外面的餐厅吃顿好的。西餐、港式茶餐厅、甜品店、川菜、火锅、日料、海鲜自助餐,各种风味的我都带慧珍去尝尝。慧珍总是抱怨我浪费,可即使被她抱怨着,我心里也是高兴的。我知道慧珍其实也很享受这些美味,最享受的还是我带给她的这份快乐。舒适、优雅的就餐环境,美味可口的新鲜食材,谁不喜欢呢?何况还是和自己最亲密的人一起享用。这不正应了那句话吗?唯爱与美食不可辜负。

慧珍这辈子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厨房忙碌,基本没有去外面的世界看过。因此我又想方设法地让她走出去,看看外面的风景和世界。我的安排是一年一次国内游,两年一次国外游。儿子也非常支持我的想法。每次出行,他都会私下悄悄塞给我一个大红包,让我带着慧珍在外面吃好点,住好点,玩得开心点。他也知道慧珍节俭惯了,怕她舍不得花钱。那几年,我带着慧珍去了不少地方,国内的新疆、内蒙都去了,国外则去了欧洲几个地方。

性格内向的慧珍到了外面,显示出了与平时截然不同的一面,不但话多了,性格也变得“活泼”起来。看着她用好奇的眼神四处打量,不断和我表达内心的感受,我都有一种满满的成就感。这么多年了,我终于让慧珍过上了好日子,享上了福。

然而,幸福并没有持续多久,五年前,慧珍因为胃部不适,去医院检查时竟然查出了胃癌晚期。知道结果的那一天,我浑身发冷,失魂落魄。除了担忧、恐惧,更多的是内疚。我恨自己为什么没有早一点发现她的异常。其实平时慧珍也会偶尔和我说起胃不舒服,但我都忽视了,总以为胃病不是什么大毛病,注意一下就好了。我更恨自己,只知道给她吃好玩好,却没想过给她安排一下体检。

为了弥补自己的过失,我想尽了办法,给她找最好的医院、最好的医生,但最终还是回天乏术。

慧珍最后的那段日子,因为病情已经非常消瘦,躺在病床上,整个人只有小小的一团。我的眼泪情不自禁地湿了眼眶。慧珍的脸上却挂着淡淡的微笑。她握着我的手,断断续续地告诉我,让我以后要好好照顾自己,还说让我不要难过,嫁给我是她这一生最正确的选择。尤其是这几年,她看到了那么多美丽的风景,享受了那么多的美食,这一生她没有遗憾。

送走慧珍的那天,我哭得稀里哗啦,想象不出失去了她,我以后的日子该怎么过。最后,还是儿子提醒了我,他说爸爸你不要太伤心了,如果知道你这样,妈妈在那边也会不放心的。我忽然间醍醐灌顶,想起慧珍在病榻上对我最后的叮嘱,她说她走后,我一定要好好地活着,照顾好自己。

我忽然明白过来,一味的伤心并不能改变什么。只有我好好地活着,才是对慧珍最好的纪念。

这些年我一直牢记着这句话:“好好地认真地活着。”我想,如果慧珍地下有知,也一定会感到欣慰吧。

手记>>>

怀念一个人最好的方式是好好地活着

张生的故事想必会引起很多同龄人的共鸣。作为那个年代过来的人,大家年轻时候都不容易。物质条件缺乏,为了生活辛辛苦苦奔波操劳。但那个时候的人也有情有义,夫妻之间都能同甘共苦,互相支持。

共同走过艰难岁月之后,最大的幸福就是好好地享受现在的好日子。不求奢华,不慕富贵,平平淡淡、简单温馨便好。但是生活往往不遂人意,生活好了,人也老了。生老病死这些人间日常也真真切切地需要去直面。

曾经相濡以沫的另一半忽然病倒,甚至突然离去,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件痛事。但是这就是人生,就是生活,虽然无奈、痛苦,却也必须接受、面对。有的人面对变故,沉湎其中,无法自拔,天天以泪洗面,沉浸在哀伤中走不出来;但也有的人,选择更好地生活,健康、快乐地度过每一天,以此来告慰天堂里的另一半。因为他们深知,沉湎往事、日日哀痛并不能改变现实,只有好好地活着,才是对自己负责,也不辜负另一半的期许。

逝者已矣,生者还有很长的人生路要走。只有开心地过好每一天,才不负生命,不负自己所爱也爱自己的人。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情感档案 B04为了你,我要好好活着 2023-03-29 2 2023年03月29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