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报记者 夏天
法治报通讯员 张颖
“感谢检察官想办法帮助我们,真的谢谢你们!”近日,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检察院收到了李某等多位外来务工妇女打来的电话,纷纷向检察机关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原来,李某等人都是月嫂,遭遇欠薪却无力维权。杨浦区检察院检察官发现这一欠薪案线索后,主动履职,厘清案件事实,并向法院发出支持起诉书,为李某等人维权“撑腰”。
2022年6月,杨浦区检察院在常态化走访区仲裁委时,了解到李某等六十余人与上海某家政公司存在劳务纠纷。区仲裁委依托前期与区检察院建立的支持起诉协作机制,向检察院移送了相关线索。
经查,自2021年起,李某等人相继进入上海某家政公司工作,工作内容为到公司指定的客户家中担任母婴家政服务员。当月嫂们按照公司安排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后,公司却没能及时支付劳务报酬。多次催讨都没有结果后,李某等人向劳动仲裁部门申请仲裁。然而,仲裁部门经审查发现,李某等人与该家政公司是劳务关系而非劳动关系,不属于劳动仲裁的受理范围,无法通过劳动仲裁的方式维权。
李某等人燃起的希望破灭了。为了谋生,李某等人只能相继到全国各地务工,但是欠薪这件事一直是她们的心病。
检察官通过主动联系李某等人了解到,这些月嫂被拖欠的工资少则几千元,多则几万元。检察官随即开展调查,第一时间联系区人社局,核实了被欠薪月嫂的名单及被欠薪的事实,并且根据企业信息,实地走访了该家政公司。经了解,该公司由于管理经营、股东矛盾等影响,当时经营状态不佳,公司与月嫂们虽进行了工资结算,但一时无法全部支付。
承办检察官在充分了解李某等人具有起诉维权意愿且存在实际困难的基础上,决定采取分批支持起诉的方式帮助她们维护合法权益。
因月嫂们分散在全国各地,检察官采用电话、视频的方式核实人员身份,逐一确定每人的欠薪金额,耐心讲解法律流程,协助她们制定证据材料清单等。在厘清案件事实后,检察院向法院发出支持起诉书。
2022年10月起,法院陆续以网络在线方式开庭审理了该批案件,杨浦区检察院检察官出庭宣读了《支持起诉意见书》。庭审中双方具有和解意愿,检法共同加强释法说理和心理疏导。对个别在利益分配方面存在争议的,检察机关协调双方沟通形成可接受的调解方案,法院据此出具了相应的调解书。
法院调解结案后,承办检察官一直关注案件的履行情况。检察官一方面敦促法院继续调查该公司财产状况,另一方面将该公司拖欠劳务报酬、管理制度漏洞等问题向劳动监察部门进行了通报,督促相关单位和部门加强监管。检察官表示,将对本案持续跟踪监督,尽最大努力帮助她们挽回损失。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