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6版:读者呼声

“长护险”助力失能老人“老有所护”

本文字数:1188

资料图片

□胡建兵

目前,我国多地长期护理险(简称长护险)试点成效明显,并在积极创新探索服务新模式。与此同时,多家保险公司启动了人寿保险与长护险(即长期护理保险)责任转换业务,更好助力失能老人“老有所护”。(6月29日《经济参考报》)

长护险是专门针对“失能老人”的特殊险种,被称为社会保障“第六险”。自2016年我国开展长护险试点以来,截至2022年底,长护险参保人数达到1.69亿,累计有195万人享受待遇。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2020年9月,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医保局会同财政部印发《关于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城市增至49个。国家医保局发布的信息显示,目前,已有22个长护险制度试点城市实现全民覆盖。

长期护理保险属于健康保险范畴,标的物为个体的身体健康状况。通常护理期限较长,可能为半年、一年、几年甚至十几年,护理的意义在于尽可能长地维持个体的身体机能而不是以治愈为主要目的,可以作为对护理费用的经济补偿。长期护理险保障主要是支付老年人的日常照顾费用,或由于疾病或伤残引起的日常照顾费用,一般分为家庭照料和机构照料。与医疗险的区别在于,医疗险主要保障医疗治疗所需要的费用,而长期护理险主要用于保障一般生活照料所支付的费用,一般不包含医疗介入。

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独生子女的赡养负担加重,年轻人工作繁忙使得照顾老年人的时间减少,长期护理保险很有市场前景。长护险可以有效避免“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的困境,满足老年人长期照护需求。如今,多个城市实现长护险全覆盖,有的城市出台地方服务标准,也有的地区发布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赋能长护险全流程闭环管理,满足了大量失能人员的护理需求,为失能、半失能和失智群体的照料提供了有力保障。

长护险虽然试点城市数量有所增加,覆盖面也在不断扩大,但长护险却仍有着不小的保障缺口。2022年9月,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的《中国城镇地区长期护理服务保障研究》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城镇地区老年人长期护理服务总需求为1.5万亿元,保障缺口约为9217亿元,约占护理服务需求的67%。从市场发展来看,长护险的发展还面临护理服务市场发育不足、待遇享受人群评估体系待完善、筹资机制待完善等问题。

面对商业长护险市场需求日益扩大的背景,长护险未来如何进一步成为护理保障缺口的最优解决办法,不仅要提升长护险有效需求,将长护险纳入税优健康保险范畴,用税收杠杆撬动居民对商业性长护险的需求,而且要提升有效供给,制定保险业护理状态评估及鉴定标准、护理经验发生率指导标准等,为保险公司增加供给提供支持。保险行业要进一步推进寿险与护理保险转换方案研究,在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个人养老金等产品责任项下纳入护理责任。这些基础制度建设和产品责任拓展将夯实护理保险发展的基础。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读者呼声 B06“长护险”助力失能老人“老有所护” 2023-07-04 2 2023年07月04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