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法治随笔

人生犹如登山

本文字数:1086

□许一新

暑期里,偶尔在给小外孙陪读时,小外孙对我考问,要我用40分钟不少于800个字写篇命题作文:“上山容易下山难”,于是就有了这篇拙文。

对这句耳熟能详的俗语抑或古语,自己倒是从来没有思考过,怎么理解一时发愣转不过弯来。上山是身体前冲爬坡,靠体力喘气,靠毅力支撑。下山是身体后仰低走,靠脚力支撑,靠顺势而为,单凭简单想象应该推断为“下山容易上山难”,起码两者并列都是不容易。但是对于长年累月生活在大山沟里的或是经常从事登山运动的人们来说,得出的结论恰好相反。你看啊,在他们眼里,上山有追求向往的目标,求胜心切的欲望,心理和体力准备比较充分,一步一个脚印的重心前冲,这股力会与上山下坠的力相抵消,使身体能保持平衡,危险性概率自然降低。而下山是返回心切,重心后仰脚跟便显得有些飘浮,从山上往下的重力和人体自身施加的向下力量相叠加,身体协调性便差,进而往往会在不经意间发生意想不到的不测甚至意外。所以,“上山容易下山难”,是有其一定的科学原理和生活或运动实践经验得出的结论。

不论怎么说吧,这句俗语抑或古语能够广为流传,还常被拿来引用,从中必定蕴含着哲理的忠告和深刻的启示。按我的思考理解,可以归结为一句话:人生犹如登山。

我们可以把“登山”喻意为“天道”,壮阔巍峨雄伟。有价值的人生必定有其终身坚定的信仰。无论身在何方何处何位或者处在顺境还是逆境,都能放大格局,宽广胸怀,顺应时代潮流,做最好的自己,在忠诚祖国、奉献社会、造福人民之中实现自我的价值追求。

我们也可以把“登山”暗示为人生具体目标追求的过程,不屈不饶。一次登顶成功可喻为人生中的一个阶段性目标的实现,需要克服恐惧和不安,迎接心力体力毅力的各种挑战。登顶后的下山同样也需要克服麻木和松懈,迎接风险应变的各种挑战,收获登顶成功的胜利果实。人的一生其实就是能否经受得住无数次“上山”和“下山”的考验的过程。那就需要坚持永不放弃、永不言败、转败为胜、胜而不骄的精神;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步伐和节奏,保持旺盛的体力和精力;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行动方向,发现不足和问题,及时反思总结,才能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加稳健和坚定。

我们还可以把“登山”警示为良好习性和品质修行的坚守,无怨无悔无愧。

无论是登顶后的功成名就,还是下山后的荣退归途,理应站高看远,云卷云舒,一以贯之,始终如初。在人生的道路上,有风有雨是常态,风雨兼程是状态,风雨无阻是心态,避免重蹈“一失之足千古恨”的覆辙,避免一步走错满盘皆输的沉痛。

人生犹如登山,再苦再累乐在其中,因为我们要享受的就是其过程。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随笔 A07人生犹如登山 2023-08-28 2 2023年08月28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