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向文
与表哥通电话,家长里短的闲聊,说到了种菜。我说:“我种了很多菜,自家吃不完。”表哥听后,惊讶地问:“你会种菜?你还会种菜?”我说:“种菜不难,很简单的。”说种菜不难是相对的,这是应了那句“难者不会,会者不难”。
我种菜的技术,不及母亲。
读小学时,每到春季,母亲就开始打理自家的菜园子。先是翻地,翻地前,先在地面上遍撒足够的农家肥。农家肥是个好东西,其成分主要是人畜粪便。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自然蔬菜也是靠粪当家的。接着是整畦,畦与畦之间是小田埂,畦面用钉耙细细地耙平。最后是清理沟渠,沟渠的一头在水井处,一头在最远的菜畦处,沟渠要畅通无阻,略高于菜畦,能保证井水顺利地流入畦内。
菜地整理好后,母亲会算着日子,分多次撒上菠菜、小白菜,育上番茄、茄子、辣椒、芹菜等秧苗。菠菜、小白菜长成后,除了自家吃,母亲就把多余的送给左邻右舍。菠菜、小白菜收获后的空地,就依次移栽育好的秧苗。“依次”的好处是,能保证吃蔬菜的连续性,不至于出现断顿。母亲种的菜是纯天然绿色食品,不施化肥不打农药,芹菜又高又粗,除了鲜食,还可以做成腌菜。番茄又大又圆,最大的有一斤二两多,这是我称过的,那时我还说过要去申请专利清册商标,就叫做田氏蕃茄,番茄生吃、炒鸡蛋都是可以的,多余的还可以制成番茄酱。辣椒红透后,母亲就用线串成串,挂在房檐下晾晒。
我种菜的技术是很差的,这里举两例“炫耀”一下,也是个自我批评的意思。
今年的清明前,我栽种了两百多株辣椒。那几天刚好是连阴雨,辣椒没有不良反应,株株长势良好,几日后,我就给辣椒施了复合肥。等到天气晴朗后,奇怪的现象发生了——一多半的辣椒夭折了,我拔起夭折的辣椒苗一看,根本没有新长的根须,我分析原因,得出了如下结论:一是没有翻地,二是排水不畅,三是复合肥离辣椒苗太近。
到了秋天,我吸取了种辣椒失败的教训,翻了一大块地,撒播了白菜,这次成功了,白菜出苗后是长势喜人,于是我一日一看,除草施肥地伺弄,稍微大一点就采摘了煮汤,但因为有其他菜,采摘白菜就慢于其长势了,加上几场秋雨,几天后就发生了白菜溃烂的现象,我分析了原因后,果断地间苗——把多余的白菜拔掉,这样就消除了白菜溃烂的现象——有舍有得的舍得之道。这里说句悄悄话,今年秋天种的菜都长得不错。
母亲的种菜技术比我地好,可惜的是没有形成理论性的文字。近读《郁离子·治圃》一文,刘基把种菜一事上升到了治国的高度:
公仪子与鲁穆公闲聊:“您懂得怎样种菜吗?大体来说就是使其土壤肥沃,菜畦平整,通风透光,旱浇涝排,并施展技艺种植它。根据土地的特点、按照节令的变化栽种不同的作物,不违背蔬菜的生长规律。蔬菜长成后才可以采摘,采摘也是有原则的,采摘多的,培育少的,不能损伤菜根,采摘后还要及时灌溉。这样就有吃不完的蔬菜了。治国也是这个道理,要懂得与民生息。”
世间万事亦学问。原来种菜犹如治国,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是要认真学习的。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