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颖婷
本报讯 今年以来,上海警方聚焦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结合“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和“砺剑2023”系列专项行动,联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严厉打击、严密防范贷款诈骗、信用卡诈骗、非法经营高利放贷、通过虚假助贷服务实施套路诈骗等各类信贷领域违法犯罪。截至目前,全市公安机关累计侦破信贷领域经济犯罪案件200余起,捣毁各类犯罪团伙100余个,挽回经济损失1.15亿元。
从已侦案件来看,信贷领域违法犯罪根据侵害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两种类型:第一类是危害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安全的犯罪。针对金融机构各类信贷产品,一些不法分子处心积虑通过各种非法手段诈骗或违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严重扰乱金融管理秩序。不法分子批量组织他人向金融机构申请信用卡、信用贷后,套现分赃诈骗信贷资金。不法分子以支付好处费为诱饵,伙同外省市不法信贷中介批量组织人员,再将该些人员包装成为具备申请信用卡、信用贷的资质,以他们的名义申请信贷资金,进而实施贷款诈骗、信用卡诈骗等犯罪。还有的不法分子为牟利,提供信用卡套现、恶意逃废银行债务等非法中介服务,严重扰乱金融信贷秩序。
第二类是侵害民众合法权益的犯罪。不法信贷中介实施的违法犯罪行为,除对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安全和金融秩序稳定造成威胁外,还通过高利放贷、虚假助贷套路诈骗等手段,侵害广大民众合法权益。一些不法分子以“小额无抵押、随借随还、即时放款”等为噱头,通过网络借贷撮合平台,向借款人发放利率远高于金融机构同期、同档次贷款利率的小额贷款,最终导致借款人无力还款而背负巨额债务。还有一些不法分子招揽有意办理贷款但存在征信瑕疵的借款人,通过话术编排引导借款人寻找征信良好的亲友作为担保人协助办理贷款,实则是向借款人及其亲友刻意隐瞒了实际用其亲友身份办理贷款的事实,从中骗取借款人高额助贷服务费,致使许多借款人亲友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背负信贷债务。这可能引发借款人、亲友及中介之间的纠纷矛盾。上述犯罪具有较强迷惑性,且呈现网络化传播趋势,传播速度快,波及范围广。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