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6版:读者呼声

“口腔唾液测天赋”是忽悠民众智商

本文字数:1301

□胡建兵

“想早点发现儿子的天赋,以便更有针对性地培养他。”近日,王明浩花费1980元为4岁儿子做了天赋检测。翻开长达14页的报告,里面有大量数据和表格,详细量化了学习能力、记忆能力、抗压能力、语言潜能、交际潜能、运动潜能等。近来,天赋基因检测热度在市场上兴起,部分检验机构涉嫌概念炒作,扩大基因与天赋的关联分析,这是打着高科技噱头的消费陷阱。(9月25日《工人日报》)

天赋基因检测热度兴起,不少商家推出相关服务。有专业人士指出,许多检测机构并不具备相关检测能力,所谓检测只是商业项目披上了“科学外衣”。一口唾液就能测出孩子的天赋。所谓的“天赋基因检测”是针对0~18岁人群进行的基因检测。有所谓的“天赋基因检测”的公司在网站上解释了检测原理:用棉签蘸取一点唾液可以收集到多达1万个细胞,可从中分离出11种不同的基因。公司能从遗传密码中提取有关孩子智商、情绪控制等多种信息。咋一听,这个所谓的“原理”有点道理,其实很不靠谱,是在忽悠孩子和孩子的家长。

用唾液检测基因是可行的,但用唾液检测孩子是否具有天赋那就离谱了。目前,我们的基因技术和应用方向更侧重于疾病与基因的关系,疾病与基因确实是有一定的关联,但儿童天赋与基因到底有没有关系,目前科学上没有任何定论。

在许多专家看来,科学上从来没有一种基因是天赋基因。市面上的某些天赋基因检测项目,不过是对一些基因功能相关性研究成果的一种曲解,把一些关联性当成了因果关系来宣传,故意夸大效果,引人眼球,从而从中获利。有专家指出,天赋基因检测是对基因和天赋的关联性过度解读,都是为了挣钱。

孩子的成长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环境的作用甚至大于基因。退一万步说,就算基因能检测出孩子在音乐、体育、美术等方面具有的天赋,也需要有人辅导,也需要后天的努力,还在于孩子感不感兴趣。只通过简单的唾液检测就断定孩子是否有天赋,是完全不靠谱的。如果基因的作用在小孩身上被无限放大,家长根据这样不科学的结果去决定孩子的发展方向,会干预孩子的兴趣和发展,会扼杀了孩子无数的可能性,反而会耽误了孩子。

相关检测机构宣称的“预见孩子的天赋发展潜能,因材施教”戳中了不少望子成龙的中国家长的心,使儿童的天赋基因检测不断受到追捧,使这种不靠谱的“唾液可测天赋”的基因检测公司像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目前,这一领域处于野蛮发展阶段,鱼龙混杂,乱象丛生。说到底,这样的公司只不过是为了骗人钱财而已。搞一次这样的检测,价格从数千元到数万元,反正能忽悠一个是一个。检测得准不准,家长很难从一个产品的价格和包装来判断。就算十分不靠谱,也没有人去追究,也不会要求赔偿,更没法要求赔偿。

出现这种不靠谱的检测,关键在于我国国内目前仅有针对临床基因检测运用的政策约束。而在非临床领域,尤其是在所谓天赋检测、健康风险检测等消费级基因检测领域,监管始终处于缺位状态。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新技术应用监管,及时评估和区分哪些是确定性成果,哪些尚处于测试和研究阶段。应制定相关标准,规范其发展。同时,应严格禁止其入市,以维持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防止民众上当受骗。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读者呼声 B06“口腔唾液测天赋”是忽悠民众智商 2023-10-10 2 2023年10月10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