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夏天
通讯员 徐杰瑛
本报讯 自认为医术高明的李某,在没有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情况下,干起了“医生”的行当,却不知自己心存侥幸之举,已经触碰到法律的“红线”。近日,经金山区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李某因犯非法行医罪被区法院判处拘役4个月,并处罚金6000元。
高中毕业后,李某跟着老师傅学了三年中医,可作为“医生”的他却没有任何资质。“可以让老家的熟人把药品寄过来,既节约了药品成本,我又可以多赚一笔钱。”来到上海后,想着赚取更多钱财,李某便将主意打到了开设黑诊所上。
其后,李某在自己的暂住地开设了一家“私人诊所”。由于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医学教育,也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李某在给人看病时,仅仅靠简单询问病人症状,便开出各种抗生素、激素类药物给予病人注射或输液治疗,并收取相应诊金牟利。
“像一些头疼脑热的小毛病,只要用上抗生素、激素类药物,大部分都能很快起效果……”李某对于开出的治疗方案“自信满满”,殊不知这种行为实际上对病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了极大隐患。
2017年5月、2020年6月,李某因非法行医先后两次被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给予行政处罚。然而,行政处罚并没有让李某停下违法的脚步,在利益的驱使下,他继续肆无忌惮地进行着非法医疗活动。
今年5月,李某再次因非法行医被公安机关抓获。
今年10月,金山检察院依法以非法行医罪对李某提起公诉。检察机关认为,被告人李某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再次非法行医,情节严重,其行为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三十六条第一款,应当以非法行医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检察官表示,本案中,李某在未取得《医师资格证》《医师执业证书》,未办理《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情况下非法行医,被行政处罚后仍继续从事非法医疗活动,属情节严重,依法构成非法行医罪。医疗卫生事业关系着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国家对行医有严格的管理制度。“无牌诊所”“无牌医生”不仅扰乱了医疗卫生工作管理秩序,且其医疗服务质量无法保障,容易造成贻误患者治疗时机、导致疾病传播等危害后果。广大市民不要在无证无照场所、养生馆等随意就诊用药,而应到正规医疗机构和有资质的场所接受诊治,一旦发现非法行医行为要及时向卫生行政部门和卫生监督机构举报,共同维护良好医疗秩序。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