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2版:周末看点

人在家中“躺”,单在外边“跑”

坑平台垫付费用 网约车司机涉嫌诈骗被公诉

本文字数:966

□记者  夏天  通讯员  张颖

近年来,不少网约车平台为更好保证司机权益,推出了垫付规则,即如遇到乘客未马上支付车费的情况,平台会先行垫付。但没想到,有司机就此动起了歪心思,“钻”平台该项规则的“空子”,甚至干起了“虚拟跑单”的勾当,以“僵尸号”用户下单和虚拟定位软件相配合,营造完成订单的假象,再骗取平台的垫付车费,达到人在家中“躺”,单在外面“跑”,钱源源不断落袋的“躺赢”人生。近日,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检察院就办理了这样一起案件,以涉嫌诈骗罪对司机谢某某提起公诉。

谢某某是某知名网约车平台上的注册司机,每天的平均工作时间长达十来个小时。去年年底,他从网约车平台司机的聊天群里听说一种省时省力又来钱特快的方法——利用平台车费垫付规则虚拟跑单赚钱。群里的“老司机”分享“经验”,只需要购入虚拟定位软件,在手机上插一个“小尾巴”来模拟GPS行车轨迹,完成虚假订单后,就可以收到平台先行垫付的车费。

谢某某将信将疑,在网上下单了虚拟定位软件,又买了几个“僵尸号”用来下假单。起先他尝试着做了两单,发现事后垫付车费确实顺利到账了。尝到甜头的谢某某准备“大干一场”。但他也很谨慎,想着要降低被平台发现的风险就必须控制频率,于是他差不多每周做一两单、每月做五六单,按照这样的规律持续刷单半年多,“跑”了五十几单。这些单都是他在家“躺”着完成的。

今年上半年,杨浦区检察院在办理案件中发现,很多平台都有过被“薅羊毛”的经历,于是走访调研辖区内电商平台、网约车平台等,就运营安全、数据模型建设、异常订单排查规则等与企业进行充分交流,引导企业加强合规管理,谨防“全新升级”的违法犯罪手段,助力企业提升法律和技术防护能力。该知名网约车平台经过数据规则设计后,筛选出司机谢某某的大量异常订单,遂向公安机关报案。

经检察机关审查认定,谢某某涉嫌诈骗罪。近日,杨浦区检察院对谢某某提起公诉。

检察官表示,网约车平台先行垫付机制设立的本意在于保障网约车注册司机的利益,个别司机却利用该规则的漏洞,让平台沦为“冤大头”。广大网约车司机应当引以为戒,不要为了牟取利益铤而走险。

平台应当提高警惕,对司机加强教育监管,利用大数据等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对异常订单及时发现、预警、研判和处置,保护自身财产权益、堵上安全漏洞。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周末看点 B02人在家中“躺”,单在外边“跑” 2023-12-15 2 2023年12月15日 星期五